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福建省东山县《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A4版打印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基层与底基层材料中,没有根据力学行为进行分类的是()。A:刚性基层B:柔性基层C:无机结合料稳定类D:半刚性基层答案:C2.填石路基实测项目中边坡用尺量,每()。A:100m测2个点B:100m测3个点C:200m测4个点D:200m测5个点答案:C3.高强混凝土是指强度等级为()及其以上的混凝土。A:C80B:C60C:C50D:C40答案:B4.非织造土工织物的孔隙率与()有关,所以孔隙率也随压力增大而变小。A:面积B:高度C:宽度D:厚度答案:D5.马歇尔稳定度单位为()。A:NB:PaC:kND:MPa答案:C6.路面构造深度自动化检测宜采用单轮迹检测法,也可以同时采集()的构造深度。A:左轮迹带B:左轮迹带、右轮迹带、车道中间C:左轮迹带、右轮迹带D:右轮迹带答案:B7.计算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OAC1无需用到的指标是()。A:稳定度B:饱和度C:矿料间隙率D:空隙率答案:C8.关于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结果的处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折试验和抗压试验分别取三个和六个试件的平均值可作为试验结果B:如果每个抗折试验计算结果与平均值相差都不超过±10%,则以平均值作为结果C:抗折试验取中值,而抗压试验是去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四位的平均值做结果D:如有一个抗压试验计算结果与平均值相差都不超过±10%,但其余结果与五个的平均值相比未超过±10%,则以五个平均值作为结果答案:C9.测定矿粉的密度及相对密度,用于检验矿粉的质量,为()配合比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A:沥青混合料B:二灰稳定碎石C:水泥稳定碎石D:水泥混凝土答案:A10.水泥抗折强度以一组3个试件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3个强度中有超出平均值()A:±10%B:±5%C:±15%D:±20%答案:A11.判定水泥安定性状态合格与否的正确方法是()A:采用代用法观察钢尺与试饼之间的接触状况B:采用代用法测定试饼膨胀量C:采用标准法测定雷氏夹指针在300g砝码重量下打开程度D:采用标准法测定雷氏夹沸煮后指针端部距离尺寸答案:D12.某三级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为了解路基状况,检测机构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请回答以下间题。5)测量试验点土样含水率时,当最大粒径为26.5mm时,取样数量约为()(2018助理真题)A:60B:500C:120D:250答案:B13.已知计算纤维灰分含量Xl公式为:X1=(m3-m2)/m1×100%,称取烘干过的纤维质量2.1g,将瓷坩埚放入高温炉中烘干至恒重,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质量8g,坩埚质量1.5g,计算纤维灰含量()。A:0.39gB:3.50gC:1.62gD:3.33g答案:D14.用100g锥测定土的界限含水率时,应按()确定土的塑限锥入深度。A:10mmB:2mmC:5mmD:由液限查hP-wL曲线答案:D15.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确定配制强度之后的步骤是()。A:求用水量B:求砂率C:求水灰比D:求水泥用量答案:C16.水泥密度试验时,两次试验结果的差值不应大于()kg/m3。A:10B:20C:5D:15答案:B17.某一试验室需要进行AC-20C沥青混合料(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马歇尔试验。已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为4.5%;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比例分别为65%、32%和3%,粗、细集料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723、2.685,矿粉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710。最佳沥青用量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是2.497,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386.请对下列各题进行判别:1)进行成型试验时称量一个马歇尔试件的混合料总质量约为()。A:1268gB:1248gC:1228gD:1200g答案:C18.用刚性承载板(直径30cm)测定土基回弹模量时,各级压力值总和为0.85MPa,对应的各级回弹变形值(已计入影响值)总和为0.439cm,泊松比为0.35,则回弹模量为()MPa。A:36B:40C:30D:45答案:B19.回答有关3m直尺试验方法的测试问题。(2)平整度测试设备有断面类和反应类两类,3m直尺和颠簸累积仪属于()测试仪。A:两者均是断面类B:两者均是反应类C:前者是断面类、后者是反应类D:前者是反应类、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