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怎样?【特别提示】(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决定消费,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注意不是消费决定生产,凡认为消费决定生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特别提示】(1)消费对生产的调节作用(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消费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我们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反对铺张浪费。(3)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出口即外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很大。内需包括投资所形成的生产性需求也包括消费需求。如果消费需求不足就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对我国来说,当前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至关重要,但不能说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是刺激消费。总结: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国家:生产(2011天津卷)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14天津六校联考)关于产品的设计,“苹果之父”乔布斯曾说:“根据大众的需要去设计产品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需要你去展示给他看。”这一观点体现了()A.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B.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D.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许多人对家庭轿车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这主要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自从彩电、冰箱、冼衣机在城市普及后,城市消费进入了第一轮消费升级的储备期,必须有新一代“领航产品”的出现,才能带动新的消费热点。这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地启动起来。”这里他强调的是A.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B.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C.消费与生产互相决定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2013石家庄一模)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4000美元,居民消费将由以物质消费为主转向以精神文化消费为主。音乐、动漫、传媒出版以及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互联网领域,都将随之出现大的发展。这说明()①消费结构随经济发展而变化②消费为社会创造新的劳动力③消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市场报》载文指出,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消费,否则消费的滞后会造成市场的疲软甚至萧条。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消费,是因为()A生产决定消费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2014·江苏卷]“霾单”是淘宝网公布的2013年度消费关键词之一。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国“淘友”花了8.7亿元在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对抗雾霾用品上。与一年前相比,购买口罩的人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人多了131%。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满足消费需求——生产防霾产品—促进经济发展B.市场消费低迷——生产防霾产品—扩大国内需求C.空气污染严重——购买防霾产品—浪费社会资源D.追求绿色消费——购买防霾产品—提高生活质量(2015年高考四川文综政治2)“数以亿计的人可在自家屋顶、田间建立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连接相互交易”,这是“互联网+能源”的一个远景和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于①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②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的清洁替代和绿色替代③能源供给结构将实现电能化且价格十分低廉④“互联网+能源”能全面推动各传统产业升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16年高考全国1文综政治1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