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广播电视的发展方向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从广播在中国诞生的时间起,新闻资讯节目播音员和主持人就成为了广播主持人中的最重要的力量,见证了众多历史时刻。笔者认为其中一共有五项大事是值得注意的,其中第一件大事发生在解放前:1940年12月30日,天空中出现了XNCR的呼号试验广播。中国共产党的电波第一次飞向天空,把延安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翻开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史的第一页,它的第一位播音员叫许瑞璋。1947年3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电台随党中央迁至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值得新中国新闻广播和中国播音史记载的第一件大事就是,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这是我国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转播,当时的两位播音员是丁一岚和齐越。值得新中国新闻广播和中国播音史记载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创办。该节目创办于1957年7月4日,是中央电台最重要的也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新闻节目,在全国新闻界和全国听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强大的号召力。该节目影响了此后数十年中国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方式。值得新中国新闻广播和中国播音史记载的第三件大事就是《新闻纵横》节目的开播。1994年10月1日《新闻纵横》节目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率中开播,是一档以舆论监督为主要特色的深度报道节目,也是中国广播界影响力最大的新闻评论节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该节目记者和主持人身份合一,即是对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一种创新,也是对原有播音方式的一种创新。随后各种广播的“新闻+谈话”形式的节目也开始出现,其中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频率最为典型。值得新中国新闻广播和中国播音史记载的第四件大事就是2004年上海东广新闻台的开播。该台“首先在国内开始尝试时钟式滚动播出新闻……这种滚动式的播报在1小时的时间段内,以20分钟为一个单元,进行新闻、天气、交通路况等信息的循环播报。”[1]这种类型化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方式与原有的其它方式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2005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也是借鉴了这种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节目形态的变化,新闻资讯节目主持的状态以及方式以及媒介环境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此重新研究探讨广播新闻资讯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有非常大的意义。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目前,现在的播报新闻主持人专业水平和技能参差不齐,节目质量也是大不相同,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主持人人才的培养方式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原有的播音学长期以来也是侧重于播音技巧而非节目主持方面的理论探讨。现今,广播新闻资讯类主持人对节目的驾驭能力方面的思考是不够的,而对节目的驾驭能力更多的是依靠主持人修炼内功,可见广播电台资讯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方面的探讨,国内基本属于停滞局面。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通过这样的研究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该类型的主持人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且使其在业务能力和对节目驾驭能力上有质的提高。从学术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的播音方面的研究大多为体验式研究的经验主义,研究者大多从各种自身或者其他人的经验总结出发,进行价值层面的理论探讨,这种人文的理性主义研究方法有利于说明自身的观点,但是又过于抽象而且缺乏科学的说服力。而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是经验主义的,它更加侧重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事务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将会更加有利于对我们原有播音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也让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够参考最新的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的结论,从而保证得出的结论更加与时俱进,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从节目形态变化上来说:现阶段,除了原有的新闻类专题节目之外,新的广播形式层出不穷,如类型化音乐广播、类型化新闻广播的出现对原有广播呈现形式和主持人的主持状态有了很大的不同。另外,各种新闻资讯类脱口秀节目开始在各类广播节目中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是信息时代三大最为重要的技术,专家预言“数字化传媒”将成为传媒的主流。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正进入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工具层出不穷,如数码录音笔、MP3播放机、3G手机、光盘刻录机等,这些设备使得广播在采、编、播方面已经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比较明显的是,最近几年网络广播以及数字广播开始逐步兴起。以上媒介环境的变化对新闻主持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受众需求的层面上来说:随着时代的前进,中国大陆现在新的受众对广播新闻资讯类节目的接受和喜好与以前存在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体形式的广播的兴起,使得受众对广播资讯节目主持人的需求和喜好和以往相比产生了很大差异。除此之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的变化,消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