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这里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是从研究假设的论证途径而言的,实际上,正名为经验论证(empiricalstudy)和理论论证theoreticalverification)可能更贴切。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分别反映归纳法和演绎(yǎnyì)法的思维方式。归纳法表现为实证方式,以观察事实和归纳逻辑为基础透过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概括出理论命题。而演绎(yǎnyì)法是从已知的法则、理论出发,演绎(yǎnyì)推演出新的知识,包括原创性地提出无法验证的公理以及根据已有公理、理论推演出某种命题。下面从研究生论文来讲述。从研究生论文工作要求来看实证(shízhèng)应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实证论证方法是建立在事实观测的基础上,通过(tōngguò)一个或若干个具体实事或证据而归纳出的结论。注:总结(zǒngjié)二、日常观测(guāncè)和科学观测(guāncè)实证方法实质上是观测和收集(shōují)数据的方法。4.类别根据观测模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研究对象的可控性分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情况下,研究者控制并设计研究对象的行为,若无法控制则属于非实验研究。在非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若保持沟通和直接接触则划归为有干扰研究一类,若无,则划为无干扰研究一类。第二节实验(shíyàn)研究2、实验变异研究者关心实验组的变化所引起因变量的变异,这种变异称为实验变异。问题是因变量的变异不只是来自于实验刺激,其它因素也可能是引起变异的因素。为了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的影响,引入控制组的概念。控制组则是一组未接受实验刺激的一组研究对象3、配对和随机化为了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状态并确定实验变量产生的影响,两组的组成要素必须尽可能类似,否则,实验结果的比较将无法说明问题。比如一位工程师提出一种新的操作方法,白班用新方法,晚班用旧方法,发现白班的工作绩效比晚班好,但是这种差异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引入配对和随机化的概念。配对是指一个过程(guòchéng)它使各对实验主体的一种或多种变量具有类似的属性,并将成对的主体一个分入实验组,另一个分到控制组。随机化是随机分配(fēnpèi)实验组和控制组成员,缩小各成员间的差异。随机分配(fēnpèi)样本也会出现两组成员不对称的状况,特别是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如表4-1所示:4、内部效度(internalvalidity)效度作为一种辨别实验正确程度的指标,指观测结果所得到(dédào)的关系达到期望的真实关系程度。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前后因变量观测结果的差异直接来源于实验处理的程度。或者说消除外部变异源的程度。内部效度越大则愈有信心作出因变量的变化来自实验变量的变化的判断。下面是坎布尔(DonaldCampbell)和斯坦利(J.Stanley)对干扰因素的分析。坎布尔和斯坦利概括(gàikuò)出七种干扰内部效度的因素(1)历程(hostory)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某种外部事件干扰研究主体。(2)成熟程度受试者随着试验进程的推移而产生(chǎnshēng)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的变化,如饥饿、疲倦、操作熟练程度等,以致影响实验结果。(3)测试经验这类误差产生(chǎnshēng)在被测试者须接受多次测试的情况下,受测者在多次测试中产生(chǎnshēng)学习效果,并影响到下次测试结果。如多次参加智商测试,会由于熟习测试方式而提高测试成绩。(4)测试工具上述测试经验偏差来自被测试者,而测试者在实验开始和终止期间发生的变化,包括测试人员疲倦、熟练程度和他对结果的主观预期,以及测试者、测试问题更换等原因所引起的偏差归结为测试工具的偏差。(5)统计回归当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主体按照某种变量分类,且所选样本集合的平均值极高时,则会出现样本集合平均值向总体的变量平均值回归的趋向。(6)选择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实验主体一定要有可比性否则无法得出实验结果。(7)实验消耗指实验过程中,各组成员的减员或变化将造成效度的降低。实验设计是实验内容和步骤(bùzhòu)的规划,它明确告诉人们实验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实验对象是什么。一项实验要满足两项功能,(1)能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效应,得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2)排出实验结果的其他可能解释。实验设计常用的字母符号表示:O-因变量的观测值X-对实验主体或研究变量施加的实验刺激R-随机分配样本同时字母按时间顺序排列,如OXO表示先测量因变量,接着实验刺激作用于研究变量然后再测因变量。实验设计共分为(fēnwéi)三类:预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2)静态组间比较实验组:XO控制组:O这是引入控制组的另一种预试验设计,受测者分为两组,一组按受实验刺激,另一组未接受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