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家乡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叶苗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年轻父母撇下年幼的子女与年迈的双亲进城务工,在农村形成了许多由“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组成的家庭结构。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能更好的生活。但是这种长期由老人照顾小孩的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老人溺爱小孩,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性格孤僻,学习成绩欠佳。年轻父母的这种做法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但这并不是他们主动造成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问题。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他们究竟存在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暑假2个月的时间,我利用为家乡留守儿童义务补习的机会及走访、询问做了一些调查。关键词: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经济教育交流正文:今年暑假我有两个月的时间,正好学校要求我们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想到了在我心中萦绕许久的一个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于是7月4号放假后我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叶大村,准备开展我的社会实践——对家乡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第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留守儿童是被外出务工的年轻父母托付给祖辈或其他亲戚照顾的一个群体。留守儿童存在的直接原因是父母的外出务工。而根源则是经济的落后。我们市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村也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山村,地处麻城市与红安县的交界处,镇子与武汉市新洲区相邻。比较一下新洲区与歧亭镇的面貌就会发现,我们镇真是贫穷落后很多,新洲区的农村几乎家家是崭新的楼房,而我们镇的农村到处是土坯青砖瓦房。似乎我们还处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可以很形象地用在这里。经济的落后使很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以另谋出路,造成许多孩子与父母常年分隔两地。落后的经济决定了有缺陷的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是农民工。农民工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力,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他们的经济收入处在底层,精神世界更是匮乏。同时,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以为多挣点钱就是对孩子负责。其实是得不偿失。亦或许有的家长意识到了但是迫于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孩子托付给他人。所以经济的落后是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根源。怎样才能与留守儿童进行深入的交流呢?我想到了在村子里组建补习班,义务为留守儿童补习。一来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二来可以利用补习的机会对他们进行询问调查。于是,7月6号回到家后,我找到当地小学大塘中心小学的负责人叶再银老师,借到了补习用的黑板,粉笔等一些补习工具。然后到镇上买了一些初中的资料书,并借到课本,因为之前了解到我们村的留守儿童读初中的居多,所以先打算是为初中生补习。在村子里借到一间闲置的房屋,在大塘中心小学老师的帮助下首先找到了4名初中学生,从7月16日开始为学生补课,补课开始后陆续有家长将学生送来。因为是义务补课,所以家长们的积极性很高,当然这里的家长大多数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再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孩子喜欢到野外的水池里游泳,将学生送到我这里最起码可以关一下水。而我也有自己的任务,自然不亦乐乎接受这些孩子。第二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开始补课后,我才发现许多事情计划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很难。收到了12名学生,我当起了小班主任,可这个小班主任真不好当。一个人既要教他们文化知识又要管着课堂纪律,放学后还得监护他们的人身安全。而且他们根本就没把我当老师,一点威信都没有。最头疼的是学生的年级层次不一样,分布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教起来可真是麻烦。没办法,只有我多吃点苦了。对于5个小学生,主要让他们做暑假作业,每天布置一部分然后检查,最后讲解。初中生则上新课,做练习,讲解习题。时间还的安排得游刃有余。(一)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在教书期间,我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差,基础没打好,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小学五年级学生连拼音都不会读,初中生的英语也很差。为什么学生基础这么差呢?周末放假了,我随着学生一起到他们家里去走访。我问起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这么差时,老人说:“我们都不懂他们学的,也不能辅导他们。爸妈长期在外,我们只能照顾他们的生活。”而孩子生活、学习的费用都是爸妈打到家里存折上的。年轻父母只有过年时才回家,短暂的停留后便又出去了。孩子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习上细小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学习少了许多乐趣,导致小孩子学习积极性的缺乏。当我问到一个孩子“跟爷爷奶奶亲还是跟爸爸妈妈亲”时他爽快地回答“爷爷奶奶”“我最爱爷爷”甚至还有一个孩子回答:“我从2个月大就是奶奶带,我一点都不爱妈妈。”听到这些话,我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心酸。欣慰的是他们知道感恩爷爷奶奶,更多的是心酸他们与亲生父母之间的这道鸿沟。父母何尝不想陪伴着他们,看着他们成长。只是他们必须忍痛外出打工为他们挣够以后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