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山东省济阳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大全(夺分金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是()。A:甲某基于重大误解而与乙某订立的买卖合同B:9岁小学生与某公司签订的接受5000元赠与合同C:张某以欺诈手段与王某订立的买卖合同D:12岁小学生与某电脑城签订的购买一台价值9000元电脑的合同答案:D2.下列不能作为质权标的的是()。A:提单B:股票C:专利权D:土地使用权答案:D3.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领域,专任教师与招生人数比约为:A:33∶23B:1∶2C:3∶5D:1∶1.4答案:D4.国家所有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产。在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根据200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电信设施B:无线电频谱资源C:土地D:草原答案:B5.在中国传统道德发展中,虽然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仁、义、礼、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运作与体现。可以说,仁、义、礼、智都是“中国四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族精神。A: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始终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B:“中国四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C:在四德当中,“仁”是最重要的,是核心和基础D: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多元化体系答案:A6.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是受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答案:C7.普通合伙企业中,新合伙人入伙,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应当经()。A:2/3以上合伙人同意B:全体合伙人同意C:1/3以上合伙人同意D:1/2以上合伙人同意答案:B8.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A:不可能构成犯罪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答案:A9.甲、乙、丙和丁分别出资4万元、2万元、2万元、2万元合伙开一家小餐馆,在经营的过程中,甲以餐馆的名义向菜农持续购买了大批的蔬菜,但一直没有给菜农付清菜款。后来,餐馆经营不善关门歇业,菜农讨要自己的菜款,分别找了甲、乙、丙和丁。他们都做了抗辩,下列准的抗辩合法?()A:甲说,餐馆是合伙经营,我可以还你菜钱,但只能还你我应负担的份额B:乙说,又不是我出面买的你的菜,你不能问我要钱C:丙说,我们是有限责任,餐馆倒闭了,没钱了,不可能还你的钱了D:丁说,我应该还你全部的菜钱,可是我现在没钱,你宽限我十天答案:D10.十八大报告指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转型升级B:创新驱动C:结构调整D:深化改革答案:D11.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无因管理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D:合同之债答案:B12.下列机构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海尔集团公司B:某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C:宋庆龄基金会D:某人事局答案:B13.这种绝对平均主义虽然充满着诱人的理想色彩,又有反对封建农奴制的革命性质,但归根到底,是不可能实现的________。A:无源之水B:过眼云烟C:空中楼阁D:虚无缥缈答案:C14.某快递公司开具的快递单上印有“投递物丢失,概不负责”的条款。该格式条款()。A:效力待定B:无效C:有效D:可撤销答案:B15.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都表明水的()比空气好。A:溶解性B:极性C:热传递性D:流动性答案:C16.甲与乙系一对恋人,半年后乙提出分手,甲扬言,如果乙不嫁给他,他就杀死乙的父母,乙被迫嫁给甲。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该婚姻自成立之日即无效B:该婚姻效力待定,乙的父母追认后就有效C:该婚姻属于事实婚姻D:如果乙在1年内没有主张撤销该婚姻,则该婚姻一直有法律效力答案:D17.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给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