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公司用工形式的分析报告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用工形式由单一性不断向多元化过渡。目前,公司的用工形式有:合同工、劳务工、返聘工、临时工;人员构成:合同工2043人、劳务工1146人、返聘工68人、临时工195人,合计3452人。现将用工形式分析报告如下。一、合同工公司共有合同工2043人(其中:长病人员9人、挂靠人员15人),平均年龄40.5岁(公司机关平均年龄41.6岁),其年龄分布:35岁以下351人、36-45岁1355人、46-55岁317人、56岁以上20人。从年龄结构上看,平均年龄偏大,年轻力量较少,主要原因是,公司近几年未从社会和职工子女中招聘人员,只是从各大院校招聘了少数大学生毕业生。为缓解公司职工平均年龄偏大问题,提以下建议:一是从省内各技术学院中招聘技术工人充实到职工队伍中来。二是从劳务工中选拔一批年青且业务精干的人员充实到职工队伍中来。三是采用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从职工子女中或社会上选拔一批年龄小于23岁的人员到学校学习,学生毕业后,根据公司用人计划择优录用。对于长病与挂靠人员如何处理,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符合病退、退职条件的人员长病人员,由本人提出退休、退职申请及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公司协助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及病退、退职审批手续。2、对于不符合病退、退职条件的人员长病人员,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3、对于挂靠人员:公司统一安排工作,限期回公司上岗;对于在规定期限未能回公司上岗的,按违犯公司劳动纪律处理,并解除其劳动合同。二、劳务工公司共有劳务工1146人,平均年龄35.1岁,其年龄分布:35岁以下543人、36-45岁513人、46-50岁68人、51岁以上22人。公司现有12个单位使用劳务工,主要从事井下生产、人力运搬、充填、选矿、球团加工、机械加工、钻探、维修、建筑安装、生活后勤等岗位工作。劳务工的前身是农民协议工,1992年,公司最初使用协议工,28名协议工主要从事井下采掘工作,随着公司人员的不断减少,协议工的使用范围也不断增大,为规范协议工的使用,2006年8月,公司与劳务输出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协议,原协议工由劳务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后派遣到我公司工作,劳务公司为劳务工缴纳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劳务工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目前公司已有四个劳务派遣公司,使用劳务工的岗位和人数不断扩大,部分劳务工已成为生产骨干。当然,使用劳务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员素质低、操作技能低、责任心不强、劳动效率低。对于如何加强劳务工的管理和使用提出如下建议:1、严把招聘录用关,严格按照公司《新录用人员管理规定》招聘劳务工。2、加强入矿教育和岗位培训,通过岗位培训及技术练兵,不断提高劳务工的技术操作水平;通过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劳务工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对于不符合岗位技术要求和上岗条件的劳务工,公司将其退回劳务公司。3、加强纪律管理,对违纪劳务工,及时给予处理,并按规定退回劳务派遣单位。4、严格考核,由各用工单位负责,每年对劳务工进行考核和考评,按不低于10%的比例界定退回人员名单,经公示并告知劳务公司后退回劳务公司。5、对于年龄偏大,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劳务工退回劳务公司。三、返聘工公司共有返聘工68人,平均年龄56.2岁,其中60岁以上16人。公司现有10个单位使用返聘工,主要从事护场、门卫、浴池、钻探、维修、建筑安装、医疗卫生等工作。使用返聘工的优点:人工成本低,工资普遍低于800元、不用支付加班加点工资,不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缺点:返聘工年龄大、出现意外伤害所发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返聘工主要是公司内部的退休、退养职工,他们大部分与公司有着深厚的感情,愿意为公司再作贡献。从目前各单位返聘人员看,大部分人员已办理了退休手续。对于已退休的返聘人员,从安全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不应再返聘退休人员。对于已返聘的退休人员,用人单位应进行清退。四、临时用工公司共有临时性用工195人,平均年龄39.6岁,其年龄分布:35岁以下75人、36-45岁62人、46-50岁18人、51-60岁28人,61岁以上12人。公司现有14个单位使用临时工,主要从事护场、门卫、浴池、洗衣、清洁环卫、业庄管理、医疗卫生、建筑安装、爆破等工作。对于临时用工提出以下建议:1、全面清退临时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2、重新定岗定员合并岗位,由用人单位对临时工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同时实行竞争上岗,对于考核不合格和因竞争而不能上岗者进行清退。对于竞争上岗的人员由劳务派遣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到公司从事原工作,这可规避支付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