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历年安徽省颍上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内部题库有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这说明:A:法律只规定人的义务B:对无法预见的事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C:道德调整的范围也要有法律来规范D:法律不能调整、规范任何事项答案:B2.李某8岁的儿子小勇平时非常调皮,经常用石头砸坏别人的东西,攀摘花草树木等。一日,当小勇在家门口玩耍时,遇见刘某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王某见状说:“你敢不敢把那个镜子砸碎,敢的话就算你厉害。”小勇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6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另一日,小勇在学校上自习课时与同学小雷发生争执,并将小雷的手臂打伤,小雷治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A:小勇承担B:王某和李某共同承担C:李某承担D:王某承担答案:D3.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A:“已知的东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经常学习,才能获得新知B:对“已知的东西”学得不好,理解不深就会构成学习上的障碍C:如果只满足于“已知的东西”,不再进取,就会陷入无法长进的可悲境地D:“已知的东西”是基础,对“已知的东西”掌握不扎实,就会影响新知识的获得,应加强对“已知的东西”的复习巩固答案:C4.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男女结婚的()。A:最理想年龄B:实际年龄C:最低年龄D:最高年龄答案:C5.以往,人们一直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但在科学家看来,在许多情况下却是朋友多了路难走。A:当一个人的朋友过多时,比较容易产生孤独感B:孟母三迁是为了防止孩子交友不慎而多次搬家C:交友所获得的情感满足常与付出的成本差不多D:鲁迅在总结交友经验时认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答案:C6.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入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荣誉权B:财产权C:姓名权D:名誉权答案:C7.2010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为:A:146.3B:114.4C:127.1D:132.6答案:B8.尽管新儒家学者无一例外地夸大了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在现代化社会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是需要否定和批判的;但此种影响的实际存在倒确乎是毋庸置疑的。A:儒家哲学在过去发生过的实际影响B:对儒家哲学作用的夸大所造成的影响C: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可能对社会发生的影响D:新儒家学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C9.下列哪项属于民法上的物?()A:池塘中的鱼B:天上的星星C:商标D:镶在嘴里的金牙答案:A10.近年来,不少国家纷纷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类在享受自己获得和创造的财富时,会不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逐步意识到自身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A: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适应环境B:生态系统为什么会退化C: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D: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答案:D11.有一个仓库失窃。有甲乙丙丁四个人。甲说:我当时在外地,所以不是我偷的。乙说:是丁偷的。丙说:是乙干的,我看到他进了仓库。丁说:乙诬陷我。A:乙是小偷B:甲是小偷C:丙是小偷D:丁是小偷答案:B12.万某冈出国留学将自己的红星商贸有限公司委托陈某管理,并授权陈某在10万元以内的开支和100万元以内的交易可以自行决定,假设若第三人对此授权不知情,则陈某受托期间实施行为无效的是()。A:未经万某同意聘用其妻为企业销售主管B:未经万某同意向某电视台支付广告费8万元C:未经万某同意将自己的汽车以3万元出售给红星商贸公司D:未经万某同意与某公司签订交易额为90万元的合同答案:C13.甲委托乙卖掉乡下老宅院子里桂花树中的一棵。乙找到从事收购的丙,丙认为一棵树太少,至少两棵才愿意做这单生意。乙给甲打电话,但恰巧不通,丙对乙说:“都已经委托你了还不能拿主意?”于是乙卖给丙两棵桂花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代理卖树期间,甲没有保持手机得畅通,需要承担一定责任B:本案代理有效C:应该由乙单独承担对甲的赔偿责任D:丙也要对甲承担赔偿责任答案:C14.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A: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B: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C:原、被告均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D: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