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子综合课程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题目:数字温度计设计学院(系):自动化学院年级专业: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张纪炜张熠代涛彭彬指导教师:刘海涛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学号指导教师刘海涛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张纪炜张熠代涛彭彬课程设计题目指导教师评语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数字温度计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年级2011级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可测量一定温度范围的数字温度计,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1.基本要求(1)可测量温度范围:000.0℃~102.0℃(2)温度温度分辨力:0.4℃(3)测量相对误差:≤2%(4)系统响应时间:≤5s(5)用数码管实时显示被测温度2.提高要求(1)实现多个温度点的实时测量(2)实现温度的分档测量3.发挥部分(1)实现零下温度测量并显示(2)实现摄氏、华氏的转换并显示(3)温度过高报警(4)自己设计的其他功能学生应完成的工作:完成设计任务基本要求,并实现部分或全部提高要求和发挥部份。参考资料:[1]白泽生.用MCS-51单片机实现温度的检测[J].现代电子技术,2005,(10):1-3.[2]张开生,郭国法.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7):68-69.[3]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4]杨刚,周群.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丁元杰,单片机原理及运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课程设计工作计划:第一周:动员大会,师生见面,布置任务,确定初步硬件制作、软件设计设计方案。第二周:硬件制作、软件设计中。第三周:软硬件仿真调试,检查设计结果,归还仪器设备。任务下达日期2014年2月27日完成日期2009年3月6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前言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工科院校各专业中已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普遍开设。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项目中会广泛应用到单片机知识,而且,进入社会后也会广泛接触到单片机的工程项目。鉴于此,提高“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实习甚为重要。单片机应用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单片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学项目。为此,我们进行了“单片机的学习与应用”方面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以及协作能力。单片机课程设计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电路,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要求,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实践训练的实践学习环节,它包括选择课设任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调试和编写课设报告等实践内容。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实现以下三个目标: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课程的试验、设计方法,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约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的相关题目,并通过元器件的组装调试等实践环节,使最终硬件电路达到题目要求的性能指标;第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第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习惯,同时通过设计并制作单片机类产品,使学生能够自己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如在本课设题目中存在智能测温器件DS18B20,就是课堂环节中不曾提及的“新器件”),通过多人的合作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在该方面的自信心及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定良好的实践基础。目录摘要……………………………………………………………………1一单片机简介………………………………………………………2二设计方案…………………………………………………………3三设计方案的总体设计框图………………………………………5四系统软件算法及设计……………………………………………12五总结与体会………………………………………………………13附录一元件清单……………………………………………………14附录二电路图………………………………………………………15附录三源程序………………………………………………………16参考文献………………………………………………………………34编号:时间:2021年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