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科技术建设的评估开展学科技术建设评估工作,是旨在摸清医院学科建设的现状,总结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找出差距,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规划或计划,推动医院学科建设。也可作为上级主管业务部门评审,遴选重点学科和卫生资源投入重点选择的依据。一、确定参加学科评估的范围与对象确定参加学科评估范围的限定和参评对象的选择,应当根据医院现行的编制序列,参照国家教委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在医学学科门类范畴中,属于二级学科的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学科,因其所划分的三级学科较细,故宜以三级学科为单位参评。其他学科可以二级学科为单位参评。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门类如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学(英语或俄语语言文学)、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科技情报)、工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农学(实验动物学)等可以二级学科为单位参评。二、制订符合实际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评估工作的质量、效果和成功与否,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关键之一。制定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依据根据国家对医学科学发展和医院建设的总体要求,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2)国家级、省市(部委)级重点学科及医学专科中心评估指标体系。(3)国家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体系。(4)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体现以医疗为中心,医、教、研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大医疗、护理指标的权重比例;体现医院办学的特点,把承担教学任务过程中的数、质量要求作为教学指标;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干部队伍等质量指标以机关职能部门掌握的关键数据、资料为依据,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准确性,也便于审查、核实、汇总和分析。制订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1)科学性:以国家和省市(部委)对学科建设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为依据,吸收专家教授、各级领导、技术干部和医学院校的意见、经验和做法,使指标体系具有公认的科学性、学术性和权威性。(2)客观性:要尽可能地包含学科建设的全部内容,力求全面、公正、合理地反映学科建设的现状和水平。对指标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应尽量量化,对确实不易量化的定性指标,也要明确评估的尺度和标准。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量化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处理,为综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3)可比性:不同的学科,除部分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的权重比例外,绝大多数项目采用同一标准、同一权重比例,以体现医院各科室之间、国内外同专业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绝大部分数据应在机关职能部门中均有记载,体现出较高的可测性。(4)可行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充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紧密联系医院的实际,既有共同项目,又针对各科室功能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制订各科室的特殊标准。量化的标准越细致,越易于操作,两者有机地结合,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评估指标体系由学科评估表和与之相配套的学科评估调查表组成。(1)学科评估表采取等级指标的方法,把评估指标分为3个等级,其中1级指标包括学科发展方向、技术队伍建设、学术水平、医疗护理工作、教学工作、思想建设和管理等要素。2、3级指标是1级指标内涵的延伸,根据前述的原则和标准立项。每项1级指标均以百分计,按照实际达到的水平分为4个不同分数段(即4个等级)。各项1级指标得分乘以各自权重比例的算术和为1分。(2)学科评估调查表是提供给科室自查自评时使用的。其设计力求解决指标体系的量化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学科技术建设的情况;同时要充分考虑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数据统计处理工作的要求。调查表中还设有“综合性评估意见”一栏,作为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必要补充,目的在于科室在自查自评过程中,对指标体系和调查表中尚不能反映出来的有关科学建设的内容加以说明,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建设的现状和水平。三、学科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实施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医院科委会、专家组、三级质量管理组织和机关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立专门的“评估委员会”等机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采取以科室自查自评为主,并与院、部(处)两级重点考核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做好学科评估准备(1)领会学科评估的意义:开展学科评估工作,是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学科的量化的评估指标体系,逐一对学科技术建设现状和水平进行的全面检查和评定,是加强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激励上进,保证学科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各级领导和全体人员必须学习文件,领会精神,熟悉要求,认真实施。(2)正确引导,创造良好的氛围:端正导向,认清评估的目的在于摆正位置、发现问题、寻找差距。通过评估,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人人重视、参与学科技术建设的齐抓共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