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湖南省岳塘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完整版(考点梳理)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将自己拥有的一幅名人所作的画卖给乙,约定好乙在签订合同的第二日来取画,结果在签订合同的当晚,该画就被小偷丙盗走,转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该画享有署名权B:丁对该画的占有属于善意占有C:乙对该画享有所有权D:丙对该画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答案:B2.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A:数量B:质量水平C:价格水平D:范围答案:C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A: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横波产生的大振幅晃动B:地震中道路旁出现的地裂缝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关C:地震中发生的火灾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D:地震中喷沙冒水的现象也是地震晃动产生的结果答案:B4.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茅盾B:老舍C:赵树理D:鲁迅答案:B5.在我国现行民法体系中,起纲领性作用的是:A:商法B:民法通则C:宪法D:刑法答案:B6.甲男和乙女是夫妻,乙女因交通事故重度瘫痪,肇事方一次性支付给乙女伤残赔偿金100万元。后甲男与乙女离婚。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依法分割B:100万元属于甲个人财产,不得分割C:100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多分给乙D:100万元属于乙个人财产,不得分割答案:D7.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俗语说“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A:这是比喻的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就能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可以成立B: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C: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D: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话的比喻没有这种精神,是不恰当的答案:A8.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主要通过()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A:辐射作用B:电离作用C:激发作用D:裂变作用答案:B9.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男女结婚的()。A:最高年龄B:最低年龄C:实际年龄D:最理想年龄答案:B10.甲、乙、丙三人在单位顶层露台饮酒,酒醉后一起将空酒瓶往楼下扔,恰好其中一个瓶子砸伤路人丁,但无法查明是谁扔的酒瓶。丁应向谁请求赔偿()。A:只能向乙请求赔偿B:只能向甲请求赔偿C:有权请求甲、乙、丙承担连带责任D:只能向丙请求赔偿答案:C11.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如果从泉州出发,到达埃及的航海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与海峡是:A:南海—孟加拉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阿拉伯海—地中海B:南海—印度洋—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红海—阿拉伯海C: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D: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红海答案:C12.下列不能作为质权标的的是()。A:提单B:土地使用权C:专利权D:股票答案:B13.甲不慎坠河,行人乙跳进水中将甲救上岸,其间甲口袋中的钱包不慎掉落,乙因为救人使自己腿部受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不应赔偿甲丢钱包的损失,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B:乙不应赔偿甲丢钱包的损失,甲不应支付乙的医药费C:乙应赔偿甲丢钱包的损失,甲不应支付乙的医药费D:乙应赔偿甲丢钱包的损失,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答案:A14.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丁有权要求乙返还该车B:乙不构成善意取得C:丁无权要求乙返还该车D:丁不能要求甲赔偿损失答案:C15.宋代的针灸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多年。A:《洗冤集录》B:《政和本草》C:《圣济录》D:《嘉佑补注本草》答案:A16.在清朝(),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A:乾隆年间B:康熙年间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