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信息技术语文组研修计划(大全10篇)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分析现状,确定行动步骤,并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信息技术语文组研修计划篇一认真贯彻并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和学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的定位。本学期,真正立足语文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特征及其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促使教师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打造实效课堂为主题,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使我校语文教学水平稳中有升。工作作风:团结、合作、务实、创新教学分析:营造氛围、不断深入。做到:有目标、有准备、重过程,有收获。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2、探究性语文阅读学习。(一)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工作1、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把握好新课改的方向,继续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讨,理解其中的关键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学习型的教师。2、要扎实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进程。我们要“研”起来,要先“学”后“研”,努力实现两个“零距离”:向理论学习,分析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实现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最前沿的“零距离”;向学生学习,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不断提高在小学语文领域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3、把国培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二)改变教研形式,激活语文教师分析热情语文组教研形式,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要在“实”上下功夫,在“新”字上做文章,要改变过去接受式的教研模式,尝试探索参与式,体验式教研活动形式,激发全体语文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加强网络研修,教研活动、感受、反思、教学设计、文章积极主动上传到法官镇中心学校群。本期语文教研活动将根据纪律、发言、研修记录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纳入期末评估。(三)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1、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环境,密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将“活动”与“语文”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既熟练掌握语文技能,又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动口,讲歇后语、成语接龙、名人名言、古诗吟唱等,并进行阶段抽查。2、引导广泛阅读和积累,积淀人文底蕴(1)一是要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二是班级统一从图书馆统一借阅一种图书,做为统一指导的读物。同时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a浏览性的泛读法b、进行速读训练c、品味性的精读(3)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圈点勾画作批注写读书笔记做卡片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4)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摘录好词好句。(四)依托教研员的指导,以分析教材、教法为主要内容,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内化。与外校结对,加强备课组活动。倡导团队合作与分享,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二月:1.教师完成学科计划。2.召开教研组工作会,学习语文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3.围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教研主题搜集有关资料。三月:1、学生读书活动指导2、开展研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活动,每人要写出交流心得,努力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语文作业设计。3、上交本次教研活动主体论文。四月:1、优秀作业展示2、围绕探究性语文阅读学习教研主题搜集有关资料。五月:1.专题讲座:学生习惯的培养2.开展研讨探究性语文阅读学习活动,每人要写出交流心得。3.上交本次教研活动主体论文。4.继续加强网络研修六月1.复习研讨2.上交教研论文并评选推荐3.教研组总结信息技术语文组研修计划篇二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年度,学校从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的研修情况小结如下:1、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形式。我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分析意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行动分析、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分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