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培训总结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书,而在于教学生学”。一个学生如果在课堂上获得的某种知识,学到的某种技能,而根本不知道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或者对所得到的这些知识与技能没有热爱之情,甚至产生厌恶心理,那么就是教学的失败。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结论,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初中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比较强,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又不会自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因此,教师要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切中学生的需要。在刚参加工作时,我也经常出现只注重公式、性质、定理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探索和数学思想方法、思维品质的培养等问题。后来,我校大力推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我发现,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情趣”和“先学后教”这两种教学策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将“激励情趣”贯穿课堂教学中,创建积极的课堂教学情绪,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这样才能激励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心扉敞开,思维活跃,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趣。在刚开始时,我只重视了课堂开始时五分钟的“激励情趣”,而后来我发现,应该将“激励情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去感染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传递,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如《有理数的加法》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引入:请三位同学做剪子、石头、布的游戏,要求:(1)学生用已有知识记录每次游戏的结果。(2)思考:如何计算每位同学的净胜次数。设计意图:由游戏入手,创设情境,导入主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比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我事先准备好了一堆各种不同的硬币,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里的硬币共有多少钱?怎样数,会又快又好?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常常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再有在学习相似三角形一节中,把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小组准备好两幅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利用地图可以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相似三角形中,如在地图上标示出三个城市的位置,并顺次连接这三个城市,得到两个三角形,并测量出它们的角和边,通过测量的数据让学生了解到相似三角形的特征。二、“先学后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在于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先学”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经历学习过程,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及心理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这一过程中,要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以下是自己的几点体会:1.刚上课时,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要回答哪些问题?2.加强巡查。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走下讲台,亲近学生。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3.组织交流辨析,提高学生自主尝试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多参与小组活动,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之间互相问问题,互相学习是最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和指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发言,让学生的尝试结果充分地展示。“后教”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离不开数学实践,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通过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重在理解,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满足对概念定义的机械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