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安徽省整理《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及答案【最新】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章某是军人,其妻水某在婚姻存续期间发表了小说《家门》,离婚后第二天水某获得稿费。下列不属于章某和水某的共同财产的是()。A:稿费B:夫妻俩婚后购买的商品房C:婚姻存续期间水某的住房公积金D:婚姻存续期间章某的医药生活补助费答案:D2.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5亿人口3亿多文盲的教育弱国,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规模世界第一的教育大国,更多贫民子弟得圆大学梦,更多高校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其中的快速发展与巨大成就,绝对不宜以“外国月亮才圆”的心态一味________。A:目空一切B:妄自菲薄C:自命不凡D:狂妄自大答案:B3.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主要通过()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A:裂变作用B:辐射作用C:激发作用D:电离作用答案:D4.甲将自己的自行车赠送给好朋友乙,但并未告诉乙这辆自行车的轮胎有慢跑气的问题,后导致乙骑车去抢购某打折商品时误了点没买上。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责任?()A:乙B:甲C:甲或乙D:甲和乙答案:A5.合同的担保方式有多种,但不包括()。A:订金B:抵押C:保证D:留置答案:A6.根据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监护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裁决B:监护人因不履行监护职责,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无须承担赔偿责任C: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公安局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的,关系密切的朋友可以成为监护人答案:D7.2010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为:A:114.4B:132.6C:146.3D:127.1答案:A8.据国外媒体________,植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只会保持________。但事实证明,他们一直在“说话”。A:报道沉默B:透漏缄默C:揭露沉寂D:报告安静答案:A9.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B: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C: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D: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答案:D10.在中国传统道德发展中,虽然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仁、义、礼、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运作与体现。可以说,仁、义、礼、智都是“中国四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族精神。A:“中国四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B: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始终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C: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多元化体系D:在四德当中,“仁”是最重要的,是核心和基础答案:B11.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是受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答案:D12.某服装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用印有“××牌运动服”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人未轻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承担该损失的是()。A:装卸工人B:运输部门C:装卸工人的雇主D:某服装厂答案:D13.“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过错责任原则B:公平原则C:结果责任原则D:无过错责任原则答案:A14.公民、法人均可享有的民事权利是()。A:肖像权B:姓名权C:名称权D:著作权答案:D15.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到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总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A:自由自在,放荡不羁B: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C:看破红尘,玩世不恭,超然物外D:摆脱束缚,活得洒脱,争取美好人生答案:D16.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合同之债B:无因管理之债C:不当得利之债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答案:C17.我国《宪法》第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