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YPERLINK""能源体系审核要求:一,依据国家认可委()26号文件要求,能源体系审核关键是:1,符正当律法规要求2,标准要求(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充足性)3,能源体系管理绩效4,体系连续改善、提升能力二,审核方法:▲:经过现场观察、问询、查资料方法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了解组织及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文件初步审核;第二阶段:进行全方面、认真审核(见国家认可委文件)三,怎样确保实现以上要求:法律法规符合性工作包含:▲:1)建立了法律法规搜集渠道2)对适用法律法规条款进行识别3)对自己企业行为进行了合规性评价;4)落后产能、高耗能机电设备、设施淘汰工作计划及具体工作;5)相关法规、标准实施情况等,如:①国家发改委()6号令(相关能评要求)②粗钢生产关键工序单位能源消耗限额(GB21256---)③工信部176号文件④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⑤工信部《高耗能淘汰机电产品目录(第一批)》▲:工作证据:1)法律法规搜集渠道明确,建立了法规清单,搜集了法规文本;2)做了合规性评价汇报,或有合规性评价工作计划;3)有淘汰落后产能、高耗能机电设备计划或有淘汰工作汇报;4)清洁生产标准实施情况汇报;标准符合性工作包含:▲:1)标准25个要素;(1:3:5:7+5:3:1)2)尤其是能源原因、优控原因评价及改善;3)基准、标杆确实定、控制;4)运行控制(文件控制、设计、设备/设施、采购、运行绩效);5)关键耗能设备/设施确实定;6)关键耗能过程确实定;7)人员资格判定等;8)另外文件、统计、信息交流、资源配置等也不能忘记;▲:工作证据:1)能源原因识别表,优控原因清单;2)基准、标杆清单;3)工艺规程或岗位要求中是否有实施基准要求;4)能源绩效测量、评价要求;5)培训计划中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看培训计划、实施统计、培训评价汇报)6)设计开发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看设计开发程序)7)采购工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看采购相关要求)8)关键耗能过程、设备是怎样确定?(应有清单、管理措施、要求、检验统计)9)人员资格是怎样判定?(有判定要求、方法、判定统计、判定结论)10)文件、统计、法律法规及其标准清单、文本;11)信息交流要求等;12)尤其是体系运行证据(设备运行统计、能耗统计、回收余热余能统计、热送热装统计等)节能绩效工作包含:▲:1)检测方法、要求;2)测量装备配置情况;测量过程统计;3)节能绩效结果及下一步计划;▲:工作证据:1)应有对能源绩效检测相关要求;2)对能源使用是否配有检测装备、设施、手段?(配置清单、现场检验统计)3)这些配置是否合规?(检测判定统计、汇报书)4)能源利用情况汇报(报表、汇报);连续改善工作包含:▲:1)能源原因、优控原因、管理方案、不合规改善计划和实施情况统计;2)内审或外审提出问题纠正方法及评审;3)管理评审会提出问题改善要求等;▲:工作证据:1)看改善统计,现场实际情况检验统计;2)制订管理方案等;3)验证汇报、统计;4)纠正方法评审统计;能源体系迎审要准备材料:方针(4.2.2):“能源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订组织能源方针,并确保其:e)形成文件,使全体职员能充足了解并实施;“●:有宣传、落实证据,如:电子显示器、上墙、印刷品、统计等2,职责权限(4.2.3):“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组织内职责和权限做出要求,形成文件,并进行沟通。“●:建立了网络(如网络图);落实了任务;按网络明确了职责权限(文件),网络图到哪一级,职责权限就到哪一级,3,能源原因(4.3.1):“能源原因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能源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能源原因,包含应考虑已纳入计划或新开发、变更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原因;b)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和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特点等,对能源原因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能源原因;c)将上述信息形成文件并立即更新。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并连续改善能源管理体系时,应对优先控制能源原因加以考虑。“●:有识别清单;有厂、企业两级优控原因清单;优控原因控制方法要有针对性,在清单中表现,要形成文件(审批、编号)4,法律法规(4.3.2):“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a)识别适适用于能源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b)建立立即获取这些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渠道。组织在建立、实施、保持并连续改善能源管理体系时,应确保遵守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