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讲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试说明考点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点二唐朝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______、_____和_____,尚书省下设六部。2.评价:三省的长官都是______,______分散。三省相互_____________,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图解历史】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知识点三元朝的行省制度1.措施【易错易误】行省制度并非否定郡县制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知识点四选官制度1.汉朝:主要实行________,_____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采取___________,世家大族子弟依靠______即可步入仕途。3.隋唐到清末:科举制【深化理解】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考法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解析材料文字“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是说行省机构的设置,“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往来文书也用对等的‘咨文’”是说行省运行的方法。A、B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文主旨,不符合题意,均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文主旨,符合题意,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题文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C【方法突破】★明考点行省制度★抓关键根据“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可知设置机构。★定方法文字信息提取类试题:首先,理解试题提供的文字史料和考试要求;其次,在理解史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提取文字类信息时,注意由表及里,探究实质、规律。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并结合所学行省的职责进行突破。【史论链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和特征1.主要地方行政制度2.演变趋势和特征考法2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转【方法突破】★明考点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特点★抓关键根据“尚书省地位下降,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可知加强君权和削弱相权。★定方法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是为了分散相权。尚书省地位下降,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表明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有所变化,这两种变化加强了君权,削弱了相权,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史论链接】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2.意义考法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方法突破】★明考点科举制度★抓关键“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定方法比较型试题: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本题属于类比题型,即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是程度性比较。【史论链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和科举制影响1.趋势2.科举制影响考点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内阁的出现中央一级【图解历史】明代中央官制示意图知识点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3.职能(1)接受皇帝召见,____________。(2)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4.作用(1)提高了行政效率。(2)君主专制加强,___________进一步巩固。【知识拓展】军机处的特点(1)“简”:指机构人员十分简单。(2)“勤”:指地近宫廷,便于宣召。(3)“速”:指办事速度快,效率高。(4)“密”:指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考法1明代内阁的特点和影响解析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到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C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D项正确。答案D【方法突破】★明考点明朝的内阁制★抓关键“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定方法文字材料情境型选择题:一般是依托教材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史实,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历史结论或者论证历史现象。【史论链接】明朝的内阁制特点和影响1.特点2.影响考法2清代军机处的特点及影响【方法突破】★明考点军机处的职能及特点★抓关键“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定方法文献史料类试题:重点是读懂材料内容,提取关键信息。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得出答案。【史论链接】清代军机处的特点及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