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项管理”之体质管理方案(样本)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提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省、市有关学校体育工作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二、体质管理领导机构成立体质专项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三、强化过程管理(一)遵循全面性原则。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二)遵循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三)遵循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四)遵循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一小体育锻炼时间。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四、明确具体要求,精细管控(一)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我校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构建完善的“校内竞赛一校级联赛一选拔性竞赛”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的指导要贯穿课程的整个过程。(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我校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班团队活动、家校协同联动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家长和小学生科学认识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运动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预防肥胖与近视、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三)设计个性化体育作业围绕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日,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个性化体育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针对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目标和训练量,学生根据自身素质选择完成当日训练任务。(四)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运动季、比赛月开展足球、篮球、长跑、跳绳、广播操比赛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学校拓展课、体育社团、校队的专项训练,达到培优提升效果,发展学生体育特长。(五)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及时完成体质测试数据上传工作,及时以体测报告书形式反馈至学生和家长,力争形成家校合力共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六)保证体育活动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除广播操外,增设《奋武修德》武术操特色锻炼活动,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六、健全督导机制,强化管理(一)综合防控近视。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假期,非学习目的的手机、平板、电脑使用单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落实好一天两次的眼保健操。避免不良用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二)开展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体育节”,涵盖全校性校运会、广播体操等大型活动。(三)保证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1、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统一安排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2、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各年级体育教师设计锻炼内容、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四)班级体育锻炼管理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辅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