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河北省赤城县内部使用《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及答案【新】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民族的融合与同化,明显的表现为:A:匈奴化趋势B:柔然化趋势C:铁勒化趋势D:鲜卑化趋势答案:C2.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2010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8.4%B:2010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约为151.8万人C:2014年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人数比2010年大幅减少,减幅超过40%D: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约为97.4%答案:A3.陈某外出期间家中失火,邻居刘某呼叫救火并参与扑火。在救火时,刘某手部烧伤。事后,刘某花去医疗费3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陈某应偿付刘某200元B:陈某应偿付刘某100元C:陈某应偿付刘某300元D:陈某无须偿付刘某答案:C4.下列网络技术中,不属于数据安全技术的是:A:数字媒体技术B:网络防火墙C:数字水印技术D:数字签名技术答案:A5.在下列各种事由中,不属于提存原因的是()。A:债务人提出抗辩B:债务人无正当事由拒绝受领C:债权人下落不明D:债权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而未确定监护人答案:A6.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我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共同努力目标;使用网络也已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日常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将青少年上网视为洪水猛兽?难道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控力而导致上网过度?我国CNNIC调查(2007年)证实,网络使用人口最高的是占66.3%的20~35岁成年人,18岁以下青少年仅占17.2%。A:重视青少年上网的原因B:青少年对信息化与网络化的重要性C:“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悖论D:网络使用人口结构答案:C7.因果性联系所揭示的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对于原因来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A:先后相继的事物同彼此制约的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B: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C:结果较之原因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D: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答案:B8.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是()。A:自费将因受伤而昏迷的路人送医院救治B:参加志愿者活动C:将他人抛弃的病羊领回家饲养D:误将他人的牛当自家的饲养答案:A9.中学生小虎在暑假时到邻居家经营的超市帮忙,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假期结束时,邻居以小虎才13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由拒绝给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所以小虎有权要求该项报酬B:小虎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权要求该项报酬C:小虎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D:只有经过父母同意后,小虎才可以要求该项报酬答案:A10.甲的母亲去世后,甲的父亲将住宅独自占用。甲对此非常不满,遂停止向无劳动能力的父亲提供生活费。其父将甲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甲每月向其父提供生活费10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B: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C: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答案:C11.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鲁迅B:老舍C:茅盾D:赵树理答案:B12.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A:地震的表现即地面的破坏B:地震首先破坏地面建筑物C:地震灾害后的主要表现D:地震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答案:B13.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小冯趁小朱家中急用钱,说服小朱将家中名画低价卖给了自己B:小红的父亲将小红关押在房间内数日,逼迫其答应嫁给了小王C:9岁的小王将父亲的高级相机以5000元的价格卖到了二手店D:小张将500万元的合同价款打印成了500元,并与对方签订了合同答案:C14.甲用自己的一套房屋抵押,向乙借款1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后甲将房屋出租给丙,债务履行期届满,甲没有偿还债务。下列判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