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研究生限制冷门考研专业招生数研究生限制冷门考研专业招生数调查显示,七成硕士研究生认为就业压力大,法学、农学和文学位居压力榜前三名。专家建议,国家确立研究生教育的就业导向之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招生、就业等信息披露平台监管高校。到今年6月,袁照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将满5年,他也在河南省某高校干了同样长时间的行政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我早毕业的可以留在大城市的高校,比我晚毕业的连地方二流高校也进不了。袁照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他的硕士专业属于冷门,他就读的学校仍在继续扩招,今年的招生人数达到16人。袁照觉得,像这种冷门专业,就业面非常窄,学校没有必要招那么多学生。研究生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袁照本科毕业于河南省一所211高校,到河南省内一所高校当了一名教师。教了4年课之后,袁照希望提升自己的学历,就报考了广东省一家211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因为考研目标定为提升学历,袁照将目光锁定在该校一个冷门专业上。袁照的另外一个考虑是,该专业还是高校中的一门必修课,将来也容易找工作。袁照回忆,他当年的报考过程一切顺利,因为报考的人不多,招生人数多达10名,他如愿以偿。更让他高兴的是,此前毕业的学长大多留在广东省的高校,待遇不错,还能教专业课。3年之后,袁照发现就业形势不妙。袁照向广东省的一些高校投简历,得到的回复是招聘教师的基本条件是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免谈。想留在广东省的高校已经不可能了,放弃专业又有些可惜,袁照选择回河南。适逢现在的学校招聘行政人员,袁照在没有其他更好机会的情况下,放弃教师岗位,当了一名行政人员。袁照所在学校有与他所攻读专业相似的硕士点,招生名额在日渐扩大,但他发现,就业形势日渐严峻。本科直读硕士的学生找工作时很难进入高校,更不要说教课了。在这种形势下,学校不能再扩大研究生招生了。袁照认为。但无论是他攻读硕士的学校还是他工作的学校,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仍在继续扩大。实际上,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发现此类问题了。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下达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级教育和发展改革部门及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查阅资料发现,至少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每年都会在年度招生计划通知中作上述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这样的政策,无非是想通过调整研究生的专业培养结构,把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需求更好地对接起来。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周文辉解释说,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份情况千差万别,这个政策的具体操作性不是太强,更多可理解为是一个信号、一种导向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调整。研究生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据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今年全国研究生招生60.8万人,其中博士生6.9万人,硕士生53.9万人。与此相应的数据是,201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接近180万人,报考人数连续9年超过百万人。相比于去年58.4万多人的招生总规模,今年增加招生规模约2.3万人。其中,博士生招生数量增加1784人,硕士生招生计划数量增加约2.1万人。周文辉梳理发现,国家在调整研究生结构的同时继续扩大招生规模,2009年之后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周文辉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从我国的教育需求看,未来国家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仍将处于增加趋势,但增长幅度会控制在5%之内。周文辉认为,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保持适度稳定的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希望引导研究生教育单位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中,国家对研究生学位指标分配也进行了调整。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今年的硕士生学术学位计划招生321650人,比2012年下降2.4%;专业学位计划招生217350人,比2012年上涨15.9%。周文辉表示,从2010年开始,国家一直在增加专业研究生学位的指标,同时在减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指标,到2015年,学术学位指标和专业学位指标将各占50%。但这并未改变一些研究生专业就业压力大的现实。麦可思数据公司发给法治周末记者的腾讯-麦可思2013届应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2013届未签约硕士研究生群体中,70%的参与者认为目前的求职压力大,超过了本科生和高职生。该项数据的调查时间始于2013年1月1日,止于3月5日,采用挂网调查方式,在共计18920份有效答卷中,硕士毕业生7342份,该项调查无抽样及其检验,调查结果仅代表被调查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人群的状态。在硕士专业类别中,法学(79%)、农学(77%)和文学(77%)3个专业的毕业生认为目前求职压力大的比例较高。国内某著名高校法学院研二学生李红向法治周末记者证实,据她所知,她所在的法学院2013届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落实工作情况,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