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信息管理专业)一、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二、教学目的: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以企业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该科学是西方管理方式改革的积极成果,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管理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掌握激励人的方法。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60学时)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论(4学时)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2学时)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重点)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本书的结构三、管理心理学的特点(重点)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学时)一、传统管理时期二、科学管理时期三、行为科学管理时期四、管理科学学派时期第三节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及其管理(安排自学)一、经济人的假设及其管理二、社会人的假设及其管理三、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及其管理四、复杂人的假设及其管理本章的学习目标:1、了解以人为本管理的内涵和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的关键。2、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3、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4、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框架和内容体系。第二章个体心理与管理(11学时)第一节社会知觉(3学时)一、感觉与知觉二、社会知觉的概念与特征(重点)三、社会知觉的分类四、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重点)五、社会知觉中的偏差(重点)六、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第二节个性差异(6学时)一、个性的概述二、个性心理特征(重点、难点)(一)气质(二)能力(三)性格三、个性与管理(重点)第三节工作与职业设计(2学时)一、工作二、职业设计(重点、难点)本章学习目标:1、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其联系和区别。2、了解社会知觉的概念、社会知觉的分类、社会知觉的偏差、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3、了解个性的含义及其过程,知道个性形成的过程和影响个性的因素,个性的特征。4、了解气质的概念和类型,性格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类型,理解个性品质和人格特质与工作的关系。5、了解能力的概念和类型,知道能力差异分析。6、了解归因的概念和行为归因理论。7、了解工作的概念,工作再设计的类型和一般方法。8、知道职业生涯的概念,了解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和管理的内容。第三章激励与管理(13学时)第一节需要动机理论(3学时)一、需要二、动机三、行为第二节激励理论(10学时)一、内容型激励理论(4学时)(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重点)(二)阿德福的生存-交往-发展理论(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重点、难点)二、过程型激励理论(4学时)(一)期望理论(重点、难点)(二)公平理论(重点)(三)波特尔-劳勒的激励过程模式(重点)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挫折理论(3学时)(重点)本章学习目标:1、理解激励的概念和过程。2、了解各种激励理论第四章群体心理与管理(15学时)第一节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6学时)一、群体的概述(重点)二、非正式群体(重点)三、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第二节群体动力(3学时)一、群体的规范与压力(重点)二、群体士气与凝聚力(重点)第三节人际关系(6学时)(重点)一、人际关系的一般概念二、人际间的沟通(难点)三、人际关系的测量(难点)本章学习目标:1、理解群体的定义、特征、类型。2、了解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和管理原则。3、了解群体规范的含义、特点、种类和功能。4、理解改进群体规范的“规范分析法”。5、理解群体压力的含义、知道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6、了解群体凝聚力的含义、形成过程和类型,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7、了解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8、了解群体士气的含义,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群体士气与生产率的关系。9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产生原因和类型。10、理解影响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的因素。11、了解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方法、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改善方法。12、了解沟通的定义和特点、沟通的功能和类型。13、理解基本沟通模式中的环节和要素。14、了解影响沟通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物理因素,沟通障碍的表现形式和克服方法。15、理解人际沟通的形式及其选择原则,人际沟通网络的组织形式。第五章领导心理与管理(8学时)第一节领导心理的基本理论(1学时)一、领导心理的一般概念二、领导集团的结构三、领导者的个人素质第二节领导的影响力(1学时)一、影响力的意义二、影响力的种类(重点)第三节领导的职能与方法(2学时)一、目标二、决策第四节领导的有效性理论(4学时)一、特性理论(一)传统特性理论(二)现代特性理论二、作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