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湖南省《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含答案(考试直接用)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这四个城市为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甲说:“我是广州人。”乙说:“我是上海人。”丙说:“我是深圳人。”丁说:“我不是深圳人。”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A:如果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B:如果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C:如果丁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D:无论谁说的是假话,都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答案:A2.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因乙是将该字画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B:丁负有赔偿损失的责任C:该字画仍应归甲所有D: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应当获得该字画得所有权答案:C3.下列须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A:某小偷深夜趁丁不在家时跳人其家中实施盗窃,不料家中有恶狗一只,小偷大腿被狗咬伤,花去医疗费1000元B:丙因资金周转问题未及时缴纳电费,用电公司停止对其供电,导致其外贸订单未能及时交货,外商损失3万元C:因工厂所在地发生泥石流,甲工厂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加工任务,造成对方损失D:乙路遇劫匪,与之展开搏斗并最终将劫匪制服,但导致劫匪胳膊脱臼,花费医疗费200元答案:B4.按照我国民法,下面关于相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属于不动产B:从属于地役权C:从属于动产D:相邻关系是一种独立权利答案:A5.下列不属于“那个时代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依据的一项是:A: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十分平整精细B:建筑群带有明显的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C:石块堆放整齐D: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答案:B6.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LinuxB:DosC:WindowsXPD:QQ答案:D7.某企业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法院受理了申请,并确立了3个月的申报期限,某企业的债权人甲公司没有在申报期限内申报债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公司若有正当理由,则有权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B:甲公司有权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费用,列为破产费用C:甲公司无权补充申报债权D:甲公司有权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为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费用,由自己承担答案:D8.甲将自己的自行车赠送给好朋友乙,但并未告诉乙这辆自行车的轮胎有慢跑气的问题,后导致乙骑车去抢购某打折商品时误了点没买上。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责任?()A:甲和乙B:甲C:乙D:甲或乙答案:C9.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乙B:己C:丙D:戊答案:D10.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体现的是()。A:请求权B:形成权C:相对权D:支配权答案:C11.甲是某巨星的私生子,某报未经甲的允许报道了此事,使甲受到该明星“粉丝”的围观,并被人肉搜索,给甲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该报的行为()。A:侵害了甲的名称权B:如实报道,没有侵权C:侵害了甲的姓名权D:侵害了甲的名誉权答案:D12.法定继承人不包括()。A:非婚生子女B:被继承人的女儿,因抢劫而被判刑C:被继承人的儿子,故意杀害被继承人D: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或女婿答案:C13.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到期同种类债务,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双方债务相互消灭。该债的消灭原因是()。A:解除B:履行C:抵销D:混同答案:C14.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甲的行为属于()。A:授权行为B:无因管理C:拾得遗失物D:获取不当得利答案:D15.甲委托乙卖掉乡下老宅院子里桂花树中的一棵。乙找到从事收购的丙,丙认为一棵树太少,至少两棵才愿意做这单生意。乙给甲打电话,但恰巧不通,丙对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