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融危机对连云港市制造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由美国“次贷危机”发展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制造业是受影响最大的一个领域,企业订单不足、开工率低、工业生产速度放慢……。与此同时,国家、省对连云港的发展高度重视,多次明确要求连云港在服务区域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2009年6月11日国务院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那么,连云港市制造业面对金融危机表现怎样,如何应对才能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本文拟从金融危机的实质、金融危机对连云港市制造业的影响、发展对策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和分析,以期对连云港市制造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有所帮助。一、金融危机的实质这场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美国借贷性消费、金融创新过度、监管缺失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但实质上是经济增长方式出现了问题,它的发生具有必然性。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平滑的过程,而是一个跳跃式、伴随上升与下降的过程。也就是说,经济周期是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在熊彼特看来,经济发展是由企业创造新消费品、新生产方法或运输方法、新市场,以及新产业组织的形式等一系列创新活动所推动的。那些成功“创新”的企业能够摆脱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进行创新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在最早创新的企业获得成功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新企业起而模仿,把整个经济推入繁荣期。由于后起的创新企业越来越不具备创新的条件,以及老企业以守旧的方式所进行的竞争,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和随后的萧条。二、金融危机对连云港市制造业的影响分析为客观、科学地分析金融危机对连云港市制造业的影响,本文从总体视角、结构视角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的时间段为2008年9月-2009年8月(金融危机对连云港市制造业的影响是从2008年9月份开始显现的)。(一)总体视角分析用电量明显减少。用电是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因企业开工率降低,用电量明显减少。2008年9月-2009年8月,全市制造业累计用电量为28.1亿千瓦时,较2007年9月-2008年8月(以下简称同期)减少了7717万千瓦时。用电增幅也显著降低,图1为2008年9月-2009年8月和2007年9月-2008年8月制造业用电增幅对比图。案例分析一:以硅资源加工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东海县的用电大户,约占该县制造业用电量的70%,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设备利用率仅有30-50%。连云港桃盛熔融石英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高纯熔融石英生产企业,拥有96台熔炉,目前正常运行的熔炉只有18台左右。2008年9月-2009年8月该行业用电增幅一直为负数,最低增幅达-38%,而同期该行业用电增幅一直为正数,最高时达45%。生产增速明显减缓。2008年9月份以来,因市场需求锐减,企业生产节奏放慢,既有产能不能充分发挥,已形成的产能无法释放,项目建设速度变慢,连云港市规模以上制造业现价产值增幅一直在22-30%间波动,比同期低7-22个百分点。图2为规模以上制造业现价产值增幅对比图。案例分析二:东方国际集装箱(连云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制造业务,产品全部销往国际航运公司。金融危机爆发前,该公司单月产值均在1亿元以上;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贸易萎缩,航运市场低迷,集装箱需求锐减,公司产能利用率逐月降低,直至2008年10月份全面停产。2009年上半年产出为零,影响连云港市上半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现价产值增幅1.8个百分点。案例分析三:江苏阳光晶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材料加工,2007年下半年形成了1000吨单晶硅棒产能,2008年底形成了2600吨多晶硅铸锭产能。金融危机爆发前,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高、利润丰厚,单晶硅生产线满负荷生产;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市场需求减弱,产品价格下跌了80%左右,单晶硅棒生产线开不足,多晶硅生产线基本上闲置。经济效益明显下滑。金融危机爆发后,工业品销量普遍减少,价格下跌,而煤炭等资源性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则没有相对应的下降,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乃至亏损。图3为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增幅对比图,从图上可以看到2008年9月-2009年8月间的利润增幅均低于同期。案例分析四:连云港碱厂主要从事纯碱制造,金融危机爆发前,受益于火爆的房地产市场(纯碱主要用于玻璃制造),纯碱价格连续数年上涨,利润增幅也在30-50%;金融危机爆发后,纯碱价格下跌了一半,而焦炭、盐、石头等原材料价格没有丝毫下跌并呈上涨趋势。2009年1-8月份,该厂纯碱销量下降了11%,销售收入下降了47%,出口下降了20%,亏损近7000万元,而00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