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电子行业价格变动看福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取得了高速发展,SWOT分析,剖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促进该产业乃至国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建省三大支柱但产业竞争力并不强。本文以电子行业价格变动为切入点,通过全面客观的现阶段福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民经济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有所裨益。一、近九年福建电子信息产品价格变动情况近九年来,福建省电子信息产品出厂价格低位运行,跌幅深于全国水平。2002年以来,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出厂价格一路走低,出厂价格指数出现两大谷点,分别为2006年〔下跌2006年跌幅差12.6%〕和2009年〔下跌11%〕。同全国比,跌幅均深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大,为9.2个百分点,2009年跌幅差为6.7个百分点〔见图1〕。分行业看,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器件、电子元件、家用视听设备等行业产品出厂价格均持续低位运行〔见图2〕。图1:2002-2010年福建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厂价格指数同比走势图图2:2002-2010年福建电子信息产业分行业出厂价格指数走势图此外,从福建电子信息产业产出与市场占有份额变动情况〔见图3、4〕看,一是总体上呈逐年下降;二是行业增加值在全部工业中所占的份额均低于总产出所占的份额行业主体为低端制造与来料加工,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密切相关〕。〔这与该〔一〕全省工业总产值中,电子信息产业所占的比重从2002年的18.8%下降至20102002年的13.1%下降至2009年的10.6%。〔二〕全省工业增加值中,电子信息产业所占的比重从年的7.4%。图3:2002-201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增加值中电子信息产业所占比重变动趋势图〔三〕福建电子信息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情况〔见表1,其他年份未采集到统计数据〕:从2003年的5.7%〔居全国第五位〕降至2007年的3.9%〔居第八位〕。表1:2003-2007年福建省电子信息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情况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市场占有率〔%〕5.755.264.864.383.98国内排名图4:2003-2007年福建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占有率变动趋势图从全球视角看,发达国家大规模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而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台湾也逐步将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某些产业链生福建近几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整体上主要以来料加工型企业为主导,排名靠前的几大高端企业多属此类型,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因此,综合近九年来的价格走势、产出与市场占有份额变动及主体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端看,福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并不强。二、福建电子信息产业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en)第一,生产总量稳步增长,企业规模产能位于同行业前列,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2005-2010年福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见表2。表2:2005-2010年福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2005年3482006年3852007年4032008年2009年4952010年企业数〔个〕467528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亿元〕1304.48259.661286.291472.13347.091434.441580.62363.291509.041717.86305.361672.921713.20346.421702.412311.50520.702281.22从表2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福建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量与营业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全省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生产企业528个,比2009年增长6.7%,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11.50亿元,比2009年增长34.9%,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0.70亿元,比2009年增长50.3%,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1.22亿元,比2009年增长34.0%。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及国内市场占有率情况:以2009年为例,移动通信手持机生产量为672万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9%,居全国第八位;微型电子计算机设备生产量为为3.33%,居全国第五位;集成电路生产量为607.2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0.11亿块,国内市场占有率为0.03%,居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