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大气的受热过程。2.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2.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短波辐射(图中A)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和反射。(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辐射(图中B)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3)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3.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的能量最集中的可见光部分吸收较少。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造成高低纬度间的。2.热力环流的形成在热力环流中,高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在同一个垂直空气柱上,越往高处气压值越低。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受力状况三种力的不同特点(1)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2)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愈高,作用愈弱,高空忽略不计。由上图可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太阳暖大地”除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外,能量较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向外辐射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这样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分析这类问题,关键是弄清大气热力作用过程中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按顺序排列的关系: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如下图所示。www.niuwk.com牛牛文库文档分享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下图所示:(2)山谷风: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如下图所示。(3)沙漠与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沙漠地区增温强烈,气温高,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气压,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林区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于是在近地面风由林区吹向沙漠地区,在高空风由沙漠地区吹向林区(如图a);夜间正好相反(如图b)。(4)其他:如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青藏高原与其东部平原之间的热力环流等。1.常见等压线图的组成要素(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附近气压比两侧要高,在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2.等压线与风(1)风力: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越小,风力越小。(2)风向: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所示。www.niuwk.com牛牛文库文档分享(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卷)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