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要点(全文)摘要分娩是整个妊娠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2020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围产医学分会编写了《正常分娩指南》,给出了关于正常分娩新的证据。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和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在调查、研究、分析我国正常分娩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正常分娩指南》中提出的关于正常分娩新的证据,编写了《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以指导不同医疗机构助产人员在正常分娩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操作。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后,大众对于分娩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不再盲目选择剖宫产。这些分娩理念的悄然改变,带动了更多的分娩照护需求,加剧了我国助产士数量不足、实践能力不足和执业的困惑。而这些“不足”和“困惑”不仅影响分娩照护质量,也使原本就不足的助产服务资源进一步匮乏,进而影响母儿的健康和安全[1LWHO于2015年制定和发布了《妊娠、分娩、新生儿保健指南》,旨在更新和规范各项操作,涵盖了孕产妇照护和新生儿保健的基本临床技术。2020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组织全国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编写了《正常分娩指南》[2],给出了关于正常分娩新的证据。来自不同收入等级国家的循证研究表明,受过良好教育、训练有素、积极实践并正规注册的助产士与其他医务人员有效合作,可以迅速、持久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正常分娩率和产妇生命质量。基于此,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和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在调查、研究、分析我国正常分娩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正常分娩指南》中提出的关于正常分娩新的证据,编写了《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本《指南》的服务对象是不同医疗机构的助产人员,目的是指导其在正常分娩临床实践中相关理念的传播与技术的应用。本《指南》所指的正常分娩是指妊娠37周~41周+6的孕妇自然临产,产程进展正常,胎儿以头位自然娩出,且分娩后母儿状态良好的分娩[3]。一、总产程及产程分期分娩是整个生育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总产程:即分娩的全过程,是指从临产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的全部过程。分为3个产程阶段。第一产程:又称子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直至宫完全扩张,即宫开全(10cm)。临产开始的标志为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s或以上,间歇5~6min,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指从规律宫缩至宫扩张<5cm。活跃期是指从宫扩张5cm至宫开全[4]。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h,经产妇>14h[5]。活跃期停滞:活跃期以宫扩张5cm为标志,当破膜且宫扩张》5cm后,如果宫缩正常,宫停止扩张》4h可诊断活跃期停滞;如宫缩欠佳,宫停止扩张*h可诊断为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指从宫开全至胎儿娩出的全过程。对于初产妇,如未行椎管内镇痛,第二产程超过3h可诊断第二产程延长;如行椎管内镇痛,超过4h可诊断。对于经产妇,如未行椎管内镇痛,超过2h可诊断第二产程延长;如行椎管内镇痛,超过3h可诊断。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开始至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全过程,需5~15min,不应超过30min。二、第一产程的评估及照护(一)评估[6]快速评估:生命体征、胎心、宫缩、胎位、阴道流血等情况。基本情况评估:(1)评估孕妇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重、步态、营养状况及皮肤弹性等。(2)对此次分娩进行评估:包括宫缩开始的时间、频率和强度;胎膜是否破裂,若已破膜,则询问并记录破膜的时间、羊水量、性状、颜色和气味;有无阴道流血,若有流血,则询问并记录流血的时间、量、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同时,要注意评估胎动情况和孕妇的其他不适主诉。(3)检查病历记录:评估预产期、孕周和本次妊娠的经过。重温分娩计划或与孕妇讨论分娩的相关事宜,如陪产、延迟结扎脐带、母婴皮肤接触及母乳喂养等。(4)评估既往妊娠分娩史:妊娠次数和分娩次数;既往剖宫产史、产钳或胎吸史,或其他并发症,如产后出血;既往会阴山度裂伤史。(5)评估妊娠期有关检查的结果:例如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检测情况、血红蛋白检查结果、破伤风免疫状况、HIV检查情况。专科情况评估:(1)监测胎心: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min。潜伏期60min听诊1次,活跃期30min听诊1次。在宫缩后听诊胎心并计数1min,早期发现晚期减速。也可进行电子胎心监护,其能连续评估胎心率变化及其与宫缩和胎动的关系,但不主张在产程中持续监护[7]。监测宫缩:观察宫缩时孕妇的面部表情、呼吸、呻吟、紧张、屏气用力等。进行腹部触诊,了解宫缩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强度。间断听诊胎心有异常时进行持续电子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储备能力。监测产程进展:观察会阴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