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湖南省湘潭县2024《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通关秘籍题库【培优A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行为属于要约的是()。A:患有严重精神病的贾某向王某声明家里有一台电视,并以500元的价格出售B:小明对小王说:“我打算卖掉祖母传下来的一对手镯。”C:甲在电视上做广告,出售一台二手洗衣机,广告中注明:“本广告所载商品售予最先支付现金的人。”D:甲公司在某报纸上发布招标说明书答案:C2.甲男与乙女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辆汽车和一套房子。关于甲和乙对汽车和房子的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汽车和房子都是共同所有B:对汽车是共同所有,对房子是按份所有C:对汽车是按份所有,对房子是共同所有D:对汽车和房子都是按份所有答案:A3.合同的担保方式有多种,但不包括()。A:订金B:抵押C:保证D:留置答案:A4.甲购买了乙的一辆二手车,甲付清了全部货款,乙让甲直接把车开走,二人还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甲开上此车回家的途中,不料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发生毁损。请问,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B:乙没有与甲一起去办理过户手续,应承担部分民事责任C:甲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应自己承担损失D:甲没有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此有权要求乙返还车款答案:C5.在夫妻双方没有约定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中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A: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B: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C:一方的婚前财产D:一方的知识产权收益答案:D6.()是民法私法属性最根本的体现。A:等价有偿原则B:主体的平等性C:民事责任与民事行为D:权利与义务对等性答案:B7.下列店堂告示不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是()。A:商店售出7日内包退包换B:偷盗超市物品罚款十倍C:本酒店谢绝自带酒水D:干洗衣物损坏只退还干洗费答案:A8.李某与方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期间,李某欲购买该租赁房屋,该房屋所有权人方某表示同意,该房屋所有权自()时转移。A:该房屋租赁合同到期B:李某占有该房屋C:办理该房屋过户登记手续D:该房屋租赁合同生效答案:C9.普通合伙企业中,新合伙人入伙,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应当经()。A:全体合伙人同意B:1/2以上合伙人同意C:1/3以上合伙人同意D:2/3以上合伙人同意答案:A10.某大学在学校内进行道路整修,施工中忘记设置道路整修警示标志,致过路学生受伤。对此,由()承担责任。A:该学校老师B:该学校C:该学校和受害人D:受害人自己答案:B11.贪腐一日不除,反腐一日不止。如果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那么零容忍便是贯穿这场远征的主线和基调。无论是从党心民心所向,还是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要求,抑或是从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看,“上无禁区、下无死角”的零容忍反腐常态都将________地继续下去。未来谁都不应________,再干那贪腐的蠢事,否则必将从短暂的迷梦中惊醒过来,悔之已晚。A:义无反顾心存幻想B:一如既往鬼迷心窍C:毫无疑义心存芥蒂D:毫无悬念心存侥幸答案:D12.对“度”的理解,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眼镜片的度数为镜片屈光度的100倍B:电表上,1度等于1千瓦小时C:煤气表上,1度煤气指在标准压强下的1立方米煤气D:啤酒的度数指所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浓度答案:D13.乔某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将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被告方律师辩称,1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本案也不应给予精神赔偿。但法院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令被告方给予乔某精神损害赔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法院判决前后不一致,这是审判不公的表现B:法院判决虽然前后不一致,但在合法性上并无失当C: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演绎推理D: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归纳推理答案:B14.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A:意外事件B:过失犯罪C:故意犯罪D:不可抗力答案:B15.李某欲立一份代书遗嘱,下列人员中,可以作为遗嘱见证人的是()。A:李某的配偶B:李某的父母C:李某的同事D:李某的儿子答案:C16.陈某因病入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A:准法律行为B:民事行为C:事件D:偶然事实答案:C17.甲与乙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