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能源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课题能源资源的开发科目地理教师王雪霞年级高二(7、9、11)班课标解读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1.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山西煤炭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放置于世界和中国能源利用的大背景下,这样可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2.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比山西省在改革开放初期同现在在能源开发上存在什么不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学情分析初中和高中地理科教学的断层,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掌握较差,地理基础不扎实,学生的知识结构缺陷较多,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理科生受学习功利目的的影响,认为地理不是主科,思想上不够重视,因此自主学习的精神和主动学习的态度不够积极。教材分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入手,说明我国对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三项措施,并指出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入能源的综合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最后,教材探讨了在能源开发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能从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三方面记忆和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⑵能理解我国为何要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设;⑶能了解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理解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自己总结出山西进行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因素和措施、限制性区位因素和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案例,使学生理解对一个区域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效益,树立科学的人地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山西煤炭资源的优越性和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性;2、理解山西能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教学难点:1、能源基地建设的原因;2、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的限制性区位因素与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教学方法我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进行教学,加强师生双边活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共两课时:第一课时资源开发条件,引出能源基地建设第二课时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教学过程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问题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时间预设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广东闹“油荒”的经历吗?从而引出本课题。教师提醒同学们思考“油荒”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引发对课题的兴趣。(1分钟)新课教学一、能源的概念及分类:1、能源概念:是指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物质或能量。2、分类A、按性质分类: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B、按利用状况分: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新能源: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核能等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但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文章第一段,总结出能源的分类及主要能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需要的知识点。(4分钟)新课教学一、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在这里要多引用一些具体数字来说明)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①分布广②煤种全③质量优④开采易(在指导学生阅读图3.1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与之参照,这样更能反映山西煤炭资源分布的特点)2.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2002年的消费量接近15亿吨标准煤,而生产量约14亿吨标准煤。(对于图3.2,可以指导学生对比和分析,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今后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展示多媒体课件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从图片得出结论。(学生之间相互商量,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让代表回答)。让每个同学学会读图、学会从图中得到有用的资料。(13分钟)新课教学说到能源结构,我觉得在这里同学们应当好好思考一下我国的能源现状,我国每年有近1亿吨标准煤的能源缺口,需要花费大量外汇去购买石油,大家认真阅读一下教材41-42页的“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