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湖南省苏仙区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大全(典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孤寡老人胡某生前立下遗嘱,写明在其死后存款归其学生王某所有。胡某死后,王某接受了存款,则王某取得存款的方式是()。A:法定继承B:遗赠抚养协议C:遗嘱继承D:遗赠答案:D2.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A: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B: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C:原、被告均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答案:B3.根据《合同法》第167条的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此处的“分期付款”是指买受人将应付的总价款在一定期间内至少分()次向出卖人支付。A:五B:三C:四D:二答案:B4.某土特产公司业务员到某茶厂收购优质毛尖茶叶,但该业务员对茶叶的等级知识不懂,以为茶叶级数越多,质量也就越高,遂购买了1吨三级茶叶。货物运到后,土特产公司发现与要求购买的优质茶叶不符,引起纠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合同为受欺诈的合同,故为无效合同B:该合同为意思真实的合同,故为有效合同C:该合同为乘人之危的合同,故为效力未定合同D:该合同为重大误解的合同,故为可撤销合同答案:D5.甲和乙(均12岁)是邻居,某日两人一起出去玩,路上见到某家门口站的一条狗很威风,甲和乙都很喜欢,想将狗抱回家中。后两人买了些馒头蘸了酒喂狗吃,想将狗迷晕抱走。正要将狗抱走的时候,狗的主人丙赶到,大声斥责,甲慌忙丢下馒头逃跑,却撞到路边骑自行车的行人丁,自行车倒下将乙砸伤,丁亦受伤。对于乙和丁的损失,责任应当由谁承担?()A:丁承担B:甲的监护人承担C:甲的监护人和丙共同承担D:乙的损失由其监护人承担,丁的损失由甲的监护人承担答案:B6.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A:只能请求适用违约金条款B:可以选择请求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C:只能请求适用定金条款D:可以同时适用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答案:B7.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给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可以将合同标的物交付提存机关。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来承担?()A:债务人与债权人共同承担B:提存机关承担C:债权人承担D:债务人承担答案:C8.老张与李某结婚时,老张的儿子小张20岁,李某的儿子小李10岁。小张在老张与李某结婚后就外出打工,靠工资养活自己,小张没有把自己的收入分给家里,而小李则依靠老张与李某的收入上学读书,且到年满21岁才出去工作。刚工作不久的小李突然死亡,关于小李的继承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老张和李某均是小李的第一顺序继承人B:老张是小李的继承人C:李某是小李的继承人D:小张是小李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答案:D9.我国民族分裂主义的共同点都是打着()旗号。A:民族独立B:民族主义C:地方民族主义D:民族自主答案:A10.某服装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用印有“××牌运动服”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人未轻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承担该损失的是()。A:装卸工人B:运输部门C:装卸工人的雇主D:某服装厂答案:D11.亚健康是对生物有机体生理机能状态的一种描述,一般指生理机能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由健康过渡到疾病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在质变发生之前的这个特殊阶段即是亚健康。A:老王退休后连续多次在医院体检发现血压很高,但是他从没有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B:小刘在上周六出去购物时遭遇抢劫,在搏斗中被歹徒用匕首捅伤,现在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医院进行最后的康复调理C:小兵正在读初三,面临升学的压力,他经常熬夜学习,最近感到眼睛看东西有一层雾气,医学专家说这可能是假性近视D:小刚的爸爸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腹内有个肿瘤包块,医生说可能是长期劳累所致,劝其休养,可是他因没有任何外在征兆而并不在意答案:A12.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上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B: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C: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D: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