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2、教育科学1、行动研究法二、选择题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有——的一门科学。A、教育原理()B、教育现象()C、教育规律()D、教育目标()E、教育方向()2、属于教育的基本形态有——。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环境教育()E、自我教育()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原则来源于——。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周易》()E、《尚书》()4、古代中国乃至世界最上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论语》()B、《学记》()C、《周易》()D、《尚书》()E、《师说》()5、被称之为“教育学的雏形”的《学记》是——著的。A、孔子()B、孟子()C、乐正克()D、韩愈()E、陶行知()6、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朗格朗的《终身教育能上能引论》()E、卢梭的《爱弥尔》()7、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培根()D、赫尔巴特()E、杜威()8、“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出自——。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卢梭的《爱弥尔》()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赫尔巴的《普通教育学》()E、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9、被毛泽东之为“学界泰斗,万世楷模”的是——。A、蔡元培()B、杨贤江()C、徐特立()D、陶行知()E、陈鹤琴()10、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家是——。A、蔡元培()B、杨贤江()C、徐特立()D、陶行知()E、陈鹤琴()11、创导“教学做合一”主张生活教育“的是——。A、蔡元培()B、杨贤江()C、徐特立()D、陶行知()E、陈鹤琴()12、二战经后,——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充实了教育学的内容,提高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A、布鲁纳()B、赞科夫()C、瓦·根舍因()D、布卢姆()E.赫尔巴特()13、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主要部分。A、认识领域()B、智育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E、思维领域()14、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教育学专著。A、1957年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B、1951年凯洛夫的《教育学》()C、1970年保罗·朗格朗的《终身目标分类学》()D、1806年赫尔巴特的《教育目标分类学》()E、1956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15、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其特征——。A、有理论假设()B、有控制()C、有变革()D、有导向性()E、可重复操作()三、简答题1、简述瓦·阿·苏霍姆林斯著的教育理论。2、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有何推动作用?3、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4、教育实验方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四、论述题试论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及其研究的方法论。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名词解释1、古代社会教育2、终身教育二、选择题1、主张生物起源的代表的人物是——。A、孟禄()B、马克思()C、利托尔诺()D、华生()E、孔德()2、心理起源论与生物起源论共同特点是——。A、承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B、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C、承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活动。()D、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活动。()E、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3、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根本区别是——。A、社会性()B、生产性()C、实践性()D、科学性()E、知识性()4、原始社会教育具有的特性是——。A、没有阶级性()B、教育手段极为简单()C、为生产劳动服务()D、严格的等级性()E、私学和官学并存()5、学校的产生一般是有——时期。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资本主主义社会()E、民国初年()6、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类型。A、官学()B、书院()C、教会学校()D、私学()E、骑士学校()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英国()B、日本()C、中国()D、美国()E、德国()8、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始于——。A、16世纪初期()B、17世纪初期()C、18世纪初期()D、19世纪初期()E、20世纪初期()9、对班级授课制予以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A、洛克《教育漫话》()B、卢梭《爱弥尔》()C、斯宾塞《教育论》()D、赫尔巴特《普遍教育学》()E、夸美纽斯《大教育论》()10、使教育现代化成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