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语文《晏子使楚》课件【三篇】中学语文《晏子使楚》课件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叙述文中的故事。2.通过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3.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难点理清文中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明确主人公晏子的人物形象(品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不仅涌现出了许多英勇战士,还出现了不少外交大使。这些外交官,用自己的一张嘴,在外交这个无烟的战场上展示着自己极好的口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齐国的这位外交大使——晏子,去感受他那张“利嘴”吧!(板书课题——晏子使楚)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如下问题。思考:本文具体讲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主要讲述了在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要出使楚国,而楚王通过三次不同的言行举止侮辱晏子,想以此来显示楚国的威风,而晏子却用巧妙的语言予以回击,从而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3.精读课文,潜心对话(1)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语句,我们一起探讨、解决。(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解答)。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明确:是想仗着自己国家的强盛,以显示楚国的威风。②“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该如何理解?明确:此为二者的第一次相斗。楚王了解到晏子身材矮小,挖洞让晏子入城,而不是开城门去迎接,以此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晏子不卑不亢、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他的话很明白,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晏子就钻狗洞。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所以,楚王只好打开城门。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2)针对问题,探究体悟。①楚王是怎样辱没晏子的?画出有关句子。明确:句一——“……让晏子从五尺高的洞钻进去”;句二——“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句三——“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注意体会“瞅”“冷笑”“笑嘻嘻”等词语表现了楚王怎样的心理)②楚王达到目的了吗?把他每次辱没晏子的结果画出来。明确:第一次——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次——楚王只好陪着笑;第三次——楚王听了,只好陪不是。(三句话中都有“只好”,说明了什么?说明楚王作为一国之君,迫于晏子能说善辩的口才,“屡战屡败”,最终只能甘拜下风。)4.拓展延伸,体会道理结合课文,体会“侮辱”和“尊重”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明确:“侮辱”出现在文章中的第二段。指欺侮羞辱;使蒙受耻辱。文章(故事)一开始点明楚王对齐国使者晏子的态度——侮辱,并接连通过三个情节(钻狗洞,齐国无人才以及齐国人是强盗)来欺辱晏子。“尊重”出现在文章中的最后一段。指敬重;重视。文章最后指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转为敬重,可以看出,在其间发生的三个小情节中,晏子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占了上风,使得楚王节节败退,从而迫使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这一点从侧面可以看出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以及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5.小结作业,升华情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晏子这类外交大使的能言善辩以及不卑不亢的精神品质。课下同学们发散思维,将文本中的故事任选一个进行改编,下节课与同学一起分享。中学语文《晏子使楚》课件篇二教材简析:《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本文写作突出特点是以人物对话来塑造形象。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楚王想侮辱晏子;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最后写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文章首尾照应,思路清晰,行文紧凑,结构严谨。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历史中人物的认识并不陌生。教师只要循循善诱,加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的学习和理解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完全可以的。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2、弄明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是如何用巧妙的语言进行反击的。3、体会晏子的语言特点,学习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祖国尊严的精神。重点、难点:三次反击楚王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晏子的智慧、语言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