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完整版湖南省花垣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真题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A: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C: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D: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答案:C2.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赵树理B:老舍C:鲁迅D:茅盾答案:B3.某服装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用印有“××牌运动服”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人未轻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承担该损失的是()。A:装卸工人B:装卸工人的雇主C:运输部门D:某服装厂答案:D4.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甲的行为属于()。A:无因管理B:拾得遗失物C:授权行为D:获取不当得利答案:D5.习近平主席在阐述党和国家的重要问题或者是重要讲话上经常引用儒家、法家、墨家的经典语句,下列名言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③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②D:③②①答案:A6.在一线劳动的工人、服务人员或进城务工人员是我们“人民”中的大多数。大多数劳动者主要是通过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来感受社会制度的优劣。这部分人的利益不能得到保护,自然会产生某些不满情绪,积累越长,反社会的倾向就越强烈。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要化解不满情绪,避免演变成对抗性矛盾,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A:劳动关系需要转型B:让劳动者享有尊严C:和谐社会要追求社会公正D:劳资关系是当代中国城镇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答案:C7.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A:同意代理B:不同意代理C:以上说法都不对D:放弃追认权答案:A8.甲已婚,与乙女发生婚外情,并在外同居。甲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乙,乙因此与甲妻丙诉讼,法院判乙败诉。关于本案,下列有关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7错误的是()。A: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冲突时,公序良俗原则优先B:意思自治原则是有限制的C:具体法律规则在适用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适用一般法律规则D:意思自治原则并不能支持甲立遗嘱将遗产给乙的行为答案:A9.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A:著作数本B:自购商品房一套C:股票账户中股票若干D:租赁的汽车答案:D10.中学生小虎在暑假时到邻居家经营的超市帮忙,邻居答应等假期结束时将给其1000元报酬。假期结束时,邻居以小虎才13岁、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由拒绝给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虎有权要求该项报酬,但具体金额应由其和其邻居共同协商B:接受报酬不以民事行为能力为限,所以小虎有权要求该项报酬C:只有经过父母同意后,小虎才可以要求该项报酬D:小虎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权要求该项报酬答案:B1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某晚,张某偷窃了一辆自行车B:小明从购物市场购买了一部名牌手机C:王某驾驶机动车不小心撞坏了路边的垃圾桶D:林某与妻子在超市门口吵架,引发群众的围观答案:B12.下列行为中,张某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朱某路过张某家时,被他家的狗严重咬伤B:张某经营的化工厂致使附近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C:身为某市人民警察的张某,在逮捕犯人时毁坏了李某饭店内的桌椅和餐具等D:刘某在使用从张某的超市中买到的电热毯时,发生火灾,引起背部烧伤,经检验,张某销售的电热毯有严重的质量问题答案:C13.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到期同种类债务,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双方债务相互消灭。该债的消灭原因是()。A:抵销B:履行C:混同D:解除答案:A14.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A:乙得12000元,丙得6000元B:乙得6000元,丙得6000元,为胎儿保留6000元C:乙和丙平分,各9000元D:乙得12000元,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答案:D15.孤寡老人胡某生前立下遗嘱,写明在其死后存款归其学生王某所有。胡某死后,王某接受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