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4页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要点3篇第一篇2014年,全县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重,认真扎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夯实基层基础1.继续推进“五好司法所”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以“五好司法所”考评标准为抓手,重点做好工作督查、调研指导,全面、深入、持久地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2.加强基础工作管理。提高司法所台账资料管理水平,规范数据统计,按上级要求及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推进信息化在基层业务管理中的应用。3.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进一步解决司法所人员不足问题,充实基层工作力量。4.积极输送司法所所长参加上级部门的培训班,对司法所长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司法所的能力水平。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注重发挥职能5.抓好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全市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重点抓好村(居、社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健全调解场所,规范办案流程,完善调解案件档案,做到“六有”:有牌子、有印章、有调解室、有台帐、有人民调解徽章、有调解队伍,并有效发挥职能,真正起到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第一道防线作用。6.抓好人民调解经费保障工作。按照《XX省省级人民调解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局下发的《XX市人民调解经费使用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争取解决落实本级人民调解经费。7.抓好《金牌调解》工作。积极配合《金牌调解》案例选题工作,每个司法所要为《金牌调解》提供2个以上优质的案源,确保案例的多样性、示范性和教育性。积极配合做好《金牌调解》团队开展的外采活动。8.抓好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继续做好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领域的人民调解工作。重点探索在县级建立保险合同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辖区内保险合同纠纷。鼓励成立以调解员个人或工作特色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创新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9.抓好人民调解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省厅试点情况,积极做好人民调解信息化建设工作。三、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管理,做到奖惩分明10.做好年检注册工作。5月份之前按要求完成一年一度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年检注册工作。11.做好表彰先进工作。根据省厅的有关要求,开展表彰活动,表彰一批优秀基层法律服务所和优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弘扬正气,树立典型。12.做好违纪查处工作。对违法违纪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及人员,及时督办,从严查处,整改到位。13.抓好财务管理工作,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报帐制。14.建立发展基金制度。各所必须搞好积累,其积累分为“两大块”,一块为事业发展基金,此块积累额由县局集中调配使用。各所应缴纳的事业发展基金数为:等7个所分别为3500元。另一块为社会保障等项基金,此块积累额为各所所有收费数的10%,主要用于业务培训、办公设施、养老保险等项支出,其使用权归各所,但具体使用时,必须由各所写出书面申请,经基层股审核报县局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此两块积累由基层股逐月从各所收费数中提取。第二篇2014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省普法办的部署安排,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实际,大力实施好以下“六项工程”:一、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大力实施好“普法惠民”工程1.健全完善社会普法教育机制。进一步强化和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组织领导、责任分工、协调配合、工作保障、考核评价等机制和制度建设,有效整合部门、行业、社会组织和基层单位等各方面资源,促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政府推动逐步向社会能动转变,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化、常态化的社会普法教育机制。2.强化落实专业法部门的普法责任。贯彻落实《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条例》,指导、支持、督促各级专业法主管部门在负责抓好本部门学法用法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法制宣传月、周、日等形式,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集中开展本部门专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3.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配齐配强专职普法教育工作者队伍,健全充实普法讲师团、法制副校长、法制宣传员等社会普法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扎根基层、熟悉法律、知晓民情的作用,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4.积极开展专项依法治理活动。注重抓住重点地区整治、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特殊人群管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依法治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