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财政评审员的角度小议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财政资金【摘要】文章首先阐述提高财政工程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性,然后从几个方面详谈了如何才能提高财政工程资金的利用效率。【关键词】财政评审;有效利用;造价。根据财政部颁发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中的规定,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通过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预(概)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评价与审查,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其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及追踪问效,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有效率地使用财政资金是财政评审工作的职能也是责任。本人从2005年开始便在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作,迄今已是七年有余,通过工作实践,对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财政建设资金有一些个人的看法。重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是地勘再就是设计,根据统计,工程项目70%的可节约资金都发生在设计阶段,设计费用和勘察费用占工程总费用比率是很小的,设计费用大约为5‰--2%,地勘费用则更低,地勘是设计的基础,但是现在地勘费用都压得很低,原来某财政评审中心是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打五折,但现在不论地质情况如何,不论施工地点均按120元/米,这样有的地勘单位选择了闭门造车,去年施工的某条道路,地勘报告中注明水位为68米,土质良好,结果实际施工的时候发现地下水位很高,达到了80米,而且土质松散,而设计是根据地勘来做的,如果按原设计施工,势必导致地下水失衡,影响两厢建筑的安全,结果只好做止水帷幕,打桩,花管注浆,做锚管,两厢处理超过了2000万。又有某条道路,施工方开工后坚持说地勘与现场实际地质情况不符,提出现有的路基处理设计方案不行,要求设计变更,按施工方采用水泥搅拌桩的方案,初步估算要增加造价300余万,后决定现场复核,由施工单位任选几点开窗,结果开窗的结果跟地勘报告完全吻合,施工单位无话可说。由以上事例可知,选择一支好的地勘队伍是减少设计变更的基础,是一个好的设计的基石。一个好的设计能够节约造价是显而易见的,曾有一个工程要经过一个水塘,如果淤泥全部外运,有3万多方,光外运的费用就要200多万,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从环保的角度从造价的角度都是不合适的,后来设计院的总工提出来填1米片石,然后静置一年,让其自然沉降,稳定后再做后续施工,后采纳了这个方案,既环保又经济,现在路面基层已完工,经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当然一个不负责的设计产生浪费也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曾经某工地要做麻石挡土墙,当时请的设计是一个工作室,挡墙的顶宽竟然达到了二米,远远超过标准图集,后联系建设方,建议重新设计,节约资金40万。所以前期的费用当花的要花,省下了小钱损失的却是大钱,现在房地产公司对前期一般都很重视,设计完成后还要再请另外一家设计院进行优化,做好设计方案的优选工作,达到技术和经济的均衡合理,避免了过度设计,因为现在设计费用的计算和造价是成正比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难免有的设计单位会不考虑造价的节约。所以我觉得政府项目同样也可以借鉴房产公司的做法,进一步节约造价。加强财政评审部门的全程介入。现在政府工程普遍实行指挥部管理模式,工程启动,指挥部成立,工程竣工,指挥部解散,指挥部的人员往往都是临时从行政部分抽调或是从社会上临时聘用的。指挥部的临时性导到致了人员经常流动,有时会伴随着责任心的缺失,而且指挥部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高,经常只有一个现场施工负责人员,造价工程师很少会配备,而施工单位往往从投标开始就会选请好有经验的造价人员从投标书的制作到施工时的资料再到竣工结算进行全程负责。这样如果没有造价方面的专业人员把关,在施工签证时难免会被施工单位钻空子。前段时间审计的一个工程,如果就其中的单个项目而言资料没有问题,但如果把各个项目结合起来就会发现资料前后矛盾,有大量重复的地方,而工程早已完工,现场已经看不到,最后只能以对施工方最有利的方式对重复的地方进行扣除。有的时候定额已综合考虑了某道工序,但施工单位又会就某道工序进行签证,签证量很大超出常规,但结算审计时扣除时,施工方往往会找一大堆理由,建设方也不会自打嘴巴,这时要扣除很多时候只能协商解决,做些退让,浪费了财政资金,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工程是政绩工程,有的还要甚至还立下了责任状,如果规定时间没有完工,就要对重要领导问责。这样导致指挥部考虑的除了质量个往往还有工期,而对造价的控制考虑得很少,因为缺乏这一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工期偏偏是要以造价做为代价的。比如使用实施周期短的材料、效率高的施工方法、采用工期奖励费等等措施。其实如果确定的工期是正常材料和施工方法无法满足的实施时间,不但造价高,而且还会有施工隐患,在后期的维护保养中还会支出更多,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也会进一步提高。因为以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