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文学史的特性二、文学史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1、文学的历时性2、文学共时性的表现:[1]文学样式、体裁的变换打断了文学的历史[2]不同文学传统和思潮对文学史的分割三、文学史是发展与超越的统一1、在现实层面,文学随历史而发展2、在审美层面,文学无所谓发展四、文学史是规律性和偶然性的统一1、在现实层面,文学有规律2、在审美层面,文学无规律第二节文学发展的动因二、人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根据主要表现为思想境界的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三、社会发展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节文学传统二、文学传统的功能:使文学经验得到积累和提高使民族风格成为可能对文学史具有构成作用保守性三、文学传统的变迁传统的内部转换导致传统的延续传统的外部转换导致传统的断裂第四节文学思潮新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是欧洲最早发生的文学思潮。特征:推崇理性;重视普遍性;尊崇古代文学典范;讲究艺术规范;具有贵族文学的精神气质和高雅的风格莫里哀《伪君子》启蒙主义是欧洲18世纪的文学思潮,启蒙理性成为其主导思想。特征:坚持理性;将客观描写和主观的抒情、说理融为一体;具有平民性歌德《浮士德》浪漫主义是欧洲19世纪上半叶的文学思潮,反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讴歌田园生活,甚至缅怀中世纪,以想象、激情、甚至神秘主义和病态的颓废情绪来反抗现实特征:认为个体心灵的自由高于一切;描写非现实的理想化的世界;具有高贵的精神气质拜伦(1788-1824)现实主义是发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文学思潮,是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现代性的又一次批判。达到了严肃文学的高峰。特征:强烈的现实关怀和社会批判精神;具有平民精神;写实风格茅盾《子夜》现代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社会全面异化的产物,是对社会和人自身的反省批判特征:对生存意义的执著追求;展示人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运用意识流、内心独白、时空倒错等手法,建立了全新的叙述方式贝克特《等待戈多》第五节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二、文学发展中的革新问题创新、变革、发展传统没有革新就没有文学发展文学革新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文学革新是自身规律三、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1、继承是革新的基础2、革新是继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