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县环境保护局工作参考计划范文为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提高环保行政效劳才能,全面推进"七彩**"保护行动深化开展,遏制环境污染行为,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开展,特制定XX年工作打算。一、指导思想XX年我县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和国家、省、州环保工作部署,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实在提升环境质量和环境监管,大力推进环保根底设备建立,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着力处理突出的环境咨询题,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和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奉献。二、工作目的1、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争取施行一批环保工程,扎实做好工程规划,增加工程储藏量。2、汲取阳宗海砷污染事件的教训,加强我县各企业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3、县城环境空气质量到达国家ⅱ级标准。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5、县城功能区噪声达标率达100%。6、环境妨碍评价、"三同时"执行率达100%。7、完成60万元排污费的征收任务。8、加强辐射平安治理工作,辐射平安发案率操纵为零。9、推进七彩**保护行动,依照县政府制定的行动方案制造性地开展工作,并获得一定实效,按时上报专项工作总结。10、矿山生态恢复工作获得新进展。11、完成冠桂糖厂废水排放监控流量计及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12、不计算增量,完成削减化学需氧量(cod)200吨,削减二氧化硫(so2)80吨。13、做好污染源普查的各项工作,确保污染源普查任务圆满完成。三、工作任务(一)认真贯彻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部署1、进一步做好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县人民政府重点工作各项任务的分解落实工作,建立工作责任、检查督办和协调机制。认真总结经历,做好上年度环保工作的州级考核验收。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围绕工作重点,广泛深化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抓好"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环境政策法规宣传,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上来;及时报道和表彰环境保护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判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定期发布环境质量信息,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视权,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努力营建节能减排的言论气氛。3、加强请示、汇报,推进决策层对环保工作的进一步注重,力争处理部分事关环保事业开展的关键性咨询题。(二)严格总量操纵,努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1、层层细化分解减排任务,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的。将州上下达的cod和so2排放总量操纵指标分解到详细排污单位,制定年度削减打算,将减排打算落实到详细工程。积极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做到持证排污,以证限污。2、落实州对县减排目的的考核。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采取实在有效举措积极配合减排考核工作,确保州考核目的责任书污染减排目的任务的落实。3、抓好省控及重点污染源监管,建立科学的减排监测体系。按照"操纵增量、削减存量"的原则,认真落实总量削减打算。做好全县重点工业企业减排工作,配合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建立,全力推进在线监测网络建立,强化对重点污染源的监视性监测。(三)加强污染操纵,推进产业构造优化晋级1、落实好环保治理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州环保局的统一部署,加快化工、冶金、采选、城市污水及水泥等重点行业的整治步伐,促进产业水平提升。2、推进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西洋江、八宝河、阿科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一是积极协调编制八宝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二是接着推行限期治理制度,强化流域沿线重点污染源的监管。三是以开展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为重点,确保城镇集中式饮用水平安。3、大力推进清洁消费,依法加强清洁消费审核,为开展循环经济奠定根底。指导、催促企业采纳清洁消费工艺改造污染严峻的落后消费工艺,建立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并对金融等机构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把企业的银行信贷、评先创优等与环境执法结合起来,强化企业的环境责任。(四)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处理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咨询题1、接着深化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查处三个方面的突出咨询题:一是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行为,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新建排污口。二是集中整治环评率低、执行"三同时"不力的环境违法咨询题。纠正工业建立、治理过程中违背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三是集中查处重污染行业特别是化工、冶炼、采选等行业的违法排污咨询题以及危及饮用水平安和居民环境平安的违法企业。342、加强环境应急工作,全力防备环境风险。一是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环境平安治理的相关制度。二是催促重点涉危企业制定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应急事故处理设备。三是加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治理。3、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实在维护人民群众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