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江苏省丹阳市《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大全附答案下载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王博拥有一套别墅,他的下列哪种行为不能体现物权的性质?()A:王博出卖此别墅后要求买主付款的行为B:王博将别墅作抵押进行贷款C:王博居住于此别墅的行为D:王博制止欲侵占此别墅的赵某答案:A2.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入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姓名权B:名誉权C:荣誉权D:财产权答案:A3.公民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A:100年B:50年C: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D:作者终生答案:C4.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其中,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是:A: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B: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C:低纬与高纬的分界线D:极昼与极夜的分界线答案:B5.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到期同种类债务,甲公司通知乙公司双方债务相互消灭。该债的消灭原因是()。A:混同B:履行C:解除D:抵销答案:D6.甲将一套邮票卖给乙,丙也想买,遂威胁甲。甲只好将该套邮票卖给丙。丙的行为违反的民法基本原则是()。A:自愿原则B:平等原则C:等价有偿原则D:公平原则答案:A7.收藏家金某向画家李某购买了一幅画,金某在对该画享有展览权的同时,还对该画享有()。A:抗辩权B:物权C:改编权D:出租权答案:D8.按照我国民法,下面关于相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关系是一种独立权利B:从属于不动产C:从属于动产D:从属于地役权答案:B9.下列选项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某合伙企业B:某市公安局C:某高校D:某有限责任公司答案:A10.甲将一辆拼装汽车出售给乙,乙违章驾驶该车将丙撞伤。丙的损害应由()。A:乙独自承担赔偿责任B:甲独自承担赔偿责任C:甲和乙承担按份赔偿责任D:甲和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答案:D11.甲购买了乙的一辆二手车,甲付清了全部货款,乙让甲直接把车开走,二人还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甲开上此车回家的途中,不料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发生毁损。请问,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甲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应自己承担损失B:甲没有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此有权要求乙返还车款C: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D:乙没有与甲一起去办理过户手续,应承担部分民事责任答案:A12.甲、乙是夫妻,共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年,甲的老父亲因缺乏劳动能力而与甲、乙一家共同生活,甲因意外受伤而瘫痪卧床,其妻乙对甲逐渐冷淡,也不愿意照顾甲的起居,而他们的子女则十分孝顺,经常为甲擦洗或送吃的穿的,后来甲死亡,留下个人财产5万元。对于甲的遗产分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妻子乙因不照顾甲而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B:甲的子女在分配时可以多分遗产C:甲的老父亲与甲的子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D:对甲的老父亲在分配时应给予适当照顾答案:A13.原中宣部部长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________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自觉主动地加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A:顾及B:波及C:惠及D:涉及答案:C14.因果性联系所揭示的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对于原因来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A: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B:结果较之原因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C: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D:先后相继的事物同彼此制约的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答案:A1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少数服从多数原则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集体行使职权D:平等原则答案:B16.甲乙丙三人在玩骰子游戏,骰子有六面,每面分别是一、二、三、四、五、六点,他们规定:如果出现一、三点面,甲赢;如果出现二、四面点面,乙赢;如果出现五、六点面,丙赢。甲说:“如果再少一点我也不会赢”。乙说:“如果再少一点的话我就赢了。”丙说:“如果再多一点也是我赢。”A:四点B:三点C:二点D:五点答案:D17.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按照合同和其他合法方法取得财产的,其财产所有权什么时候开始转移?()A:从一方交钱时B:从合同签订时C:从双方当事人认可时D:从财产交付时答案:D18.宋代的针灸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多年。A:《洗冤集录》B:《圣济录》C:《嘉佑补注本草》D:《政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