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课件:《长江之歌》小学语文课件篇一:《长江之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荡涤”“磅礴”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歌词的具体内容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领会课文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作方法。(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体会歌词蕴含的思想感情。(2)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借助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教学重、难点:1、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并掌握运用第二人称增强亲近感的写作方法。教具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课件,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幻灯片一),学生欣赏。2、教师:这首歌曲想必大家都听过吧?那么它是——(学生:《长江之歌》)。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二、展示图片,了解长江1、教师出示地图(幻灯片二),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2、指名反馈:你们都搜集了哪些有关长江的资料呢?(学生简单地说一说)3、教师:是的,长江和黄河一样,都是我们的母亲河。看,这是老师搜集的一些有关长江的资料(幻灯片三——十七)。(在展示幻灯片五时,给学生介绍:宜宾,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南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宜宾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长江宜宾—宜昌段亦称川江。宜宾是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举世闻名的名酒五粮液,即产于这里,发达的酿酒工业使宜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酒都”。在展示幻灯片六时,给学生介绍: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和沱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国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1、教师导读:现在大家对长江的了解更深一步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诵读歌词,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荡涤”“磅礴”的意思。2、指名读生字词,教师强调:(1)“汁”是翘舌音,“挽”的右边不能多一点,“涤”是三点水而不是两点水。(2)指名反馈“荡涤”“磅礴”的意思。(荡涤:洗涤;磅礴:气势盛大)3、全班齐读歌词。四、深入探究,体会感情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幻灯片十八)2、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对歌词的理解,教师根据要点适当地进行点拨。(幻灯片十九、二十)品读要点:(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结合地图,“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2)“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另外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向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挽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3)“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远古”是指很遥远的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4)“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教师小结: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吧!五、深化感情,体会文法1、全班齐读歌词。2、指名反馈:《长江之歌》用的第几人称的写法?(第二人称)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母亲的什么情感?(无限赞美和无比依恋之情)3、教师:你们再读读看,体会这种第二人称写法的表达效果。4、指名反馈,教师小结:这种写法让人读了觉得特别亲切,就像在和自己的母亲亲切地交流似的,更能体现出华夏儿女对长江母亲的热爱和赞美。5、教师播放歌曲《长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