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环境保护行政责任,持续推进生态华坪建设,切实提升我乡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打造鱼米之乡、生态宜居xx,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九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与创建美丽乡村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明确责任,广泛宣传发动,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长效机制,落实各项措施,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从而打造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面貌。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成立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生态保护工作站,主要负责全乡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各村及驻地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响应,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二)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并落实“一岗双责”,乡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村委会为本村范围内第一责任主体、各驻地单位为本单位管理范围内第一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责任主体负责各属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落实。以属地管理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分级负责。(三)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原则。在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正面典型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消极应付、落实不力等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和曝光。三、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特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担任工作组组长,乡人民政府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副科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站长由各中心、站所主任、所长担任,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具体工作。四、目标和任务(一)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1.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辖区内经销点、小卖部不再无偿提供塑料袋,提倡使用布袋、菜篮子等工具替代塑料袋。塑料袋收费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收取适当费用,经营户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有违反,将进行通报批评,对于多次违反者,上报有关部门取缔其经营资格。2.建立健全村级卫生文明公约,将卫生责任区落实到户。以村为单位修建垃圾房,确定专人定时清除垃圾,每月底进行一次清洁大扫除,每户房前屋后为该户清扫责任区,要保持整洁。3.街道所有商户、住户及驻地各单位开展“四自一包”,明确卫生责任区,门前卫生责任区保持干净清洁,各住户、单位必须对卫生责任区卫生情况承担责任;垃圾入箱,不得乱堆乱放建筑物料,街道不准乱张贴广告、乱拉横幅,严禁向河边、坎下倾倒垃圾。4.各行政村主干道两侧50米内,无白色污染、草垛及其它堆积物;拆除紧邻公路影响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的破旧废弃房屋、厕所;取缔占道经营的经销点、小卖部;禁止在公路上摆摊设点、乱停乱靠;主干道公路两旁行道树至公路路基边坡范围内不得放养、拴系牲畜;主干道旁要做到常年整洁、清洁。5.各村景区内各景点不得出现白色污染、草垛及其它堆积物,景点周围杂草及时清理,保持整洁美观。6.山庄、农家乐保持厨房、餐厅清洁,垃圾收集设施完善,厨余垃圾、污水不乱排乱放。(二)林区、坡地植被保护1.对于挖根、挖药及其他毁林行为,损坏、擅自移动界桩、标牌的行为将严肃处理。2.在山地坡度25度以上坡地逐步进行退耕还林,鼓励在坡度25度以下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防治水土流失。3.各村辖区内天然林和坡度在46度以上的森林和河流两侧的森林,严禁采伐,村级护林员要切实发挥监管作用。4.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依据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加强森林防火巡查力度,严查林区用火行为。5.加强对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监测,及时通报病虫害和有毒生物发生信息,采取措施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防止有害生物的侵入。(三)水源地的保护1.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确需通过的,应当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报公安部门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并通知水源保护区管理机构。2.河道沿岸严禁从事养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