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湖南省开福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王牌题库附答案(A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是民法私法属性最根本的体现。A:权利与义务对等性B:民事责任与民事行为C:主体的平等性D:等价有偿原则答案:C2.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是()。A:参加志愿者活动B:误将他人的牛当自家的饲养C:将他人抛弃的病羊领回家饲养D:自费将因受伤而昏迷的路人送医院救治答案:D3.甲将一辆拼装汽车出售给乙,乙违章驾驶该车将丙撞伤。丙的损害应由()。A:甲独自承担赔偿责任B:乙独自承担赔偿责任C:甲和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D:甲和乙承担按份赔偿责任答案:C4.国家所有是指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财产。在我国,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根据200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国家所有的是()。A:草原B:电信设施C:土地D:无线电频谱资源答案:D5.有一个仓库失窃。有甲乙丙丁四个人。甲说:我当时在外地,所以不是我偷的。乙说:是丁偷的。丙说:是乙干的,我看到他进了仓库。丁说:乙诬陷我。A:丙是小偷B:丁是小偷C:甲是小偷D:乙是小偷答案:C6.①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________于网络平台的网民舆论、网络话语权已经形成了“第五种权力”。A:依靠从而揭穿B:依从从而揭露C:依赖进而揭示D:依托进而揭开答案:D7.某快递公司开具的快递单上印有“投递物丢失,概不负责”的条款。该格式条款()。A:效力待定B:有效C:无效D:可撤销答案:C8.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字画仍应归甲所有B:因乙是将该字画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C:丁负有赔偿损失的责任D: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应当获得该字画得所有权答案:A9.某报社在一篇报道中披露某女影星甲曾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致使甲备受歧视。甲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跳楼自杀未遂,但造成终身残疾。该报社的行为()。A:侵害了甲的生命权B:侵害了甲的隐私权C:侵害了甲的健康权D: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答案:B10.下列机构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海尔集团公司B:某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C:某人事局D:宋庆龄基金会答案:B11.下列关于各物权转移发生效力的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导致物权转让的,自法律文书生效时发生效力B: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C:动产物权的转让,一般自交付时发生效力D:不动产物权的转让,一般自交付时发生效力答案:D12.陈某外出期间家中失火,邻居刘某呼叫救火并参与扑火。在救火时,刘某手部烧伤。事后,刘某花去医疗费3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陈某应偿付刘某200元B:陈某应偿付刘某100元C:陈某无须偿付刘某D:陈某应偿付刘某300元答案:D13.甲、乙订立了一家猪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5头家猪,分别为家猪1、家猪2、家猪3、家猪4、家猪5,总价款为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0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家猪款项之前,甲保留该5头家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家猪。A:戊,因为戊符合民法有关善意取得的规定B:甲,因为甲保留了5头家猪的所有权C:甲、乙、戊共同所有D:乙,因为乙与甲订立了家猪买卖合同答案:A14.“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结果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原则D:过错责任原则答案:D15.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2010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8.4%B: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约为97.4%C:2010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约为151.8万人D:2014年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人数比2010年大幅减少,减幅超过40%答案:A16.甲已婚,与乙女发生婚外情,并在外同居。甲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留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