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青海省城东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及答案(最新)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外出打工,挂念家中老母,于是在乙商场购买了一部全新手机,赠与了其母亲的邻居丙,并要求每周用此手机与母亲通一次话。不料,数月后,丙用此手机打电话时,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将丙炸伤。丙的损失应由谁负责?()A:甲母B:甲C:丙D:乙答案:D2.甲从乙处购买一批货物,向乙支付1万元定金,现乙拒绝履行合同,甲有权要求乙返还定金()。A:3万元B:1万元C:2万元D:4万元答案:C3.“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的第一要义是实现: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C: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D: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答案:B4.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A: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B: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C: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D:动物的行为选择答案:B5.2010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为:A:127.1B:132.6C:146.3D:114.4答案:D6.()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A: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C:1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D: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答案:C7.因果性联系所揭示的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对于原因来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A:结果较之原因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B:先后相继的事物同彼此制约的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C: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D: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答案:C8.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A:甲在淘宝开店,挂出一件标价100元的新款衬衣,并表述见单发货B:甲在校园网上发布,有一本旧书以30元出售,有意者按帖中所留电话号码联系C:甲商场用电子邮件向客户邮箱发送当期商品价目表D:甲网站弹出广告窗口,乙汽车商以10万元特价出售B级汽车答案:A9.债务人向债权人的代理人表示同意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A:时效的中断B:时效的延长C:改变法定时效期间的后果D:时效的中止答案:A10.孤寡老人胡某生前立下遗嘱,写明在其死后存款归其学生王某所有。胡某死后,王某接受了存款,则王某取得存款的方式是()。A:遗赠B:遗嘱继承C:法定继承D:遗赠抚养协议答案:A11.近年来,不少国家纷纷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类在享受自己获得和创造的财富时,会不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逐步意识到自身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A: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B: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C: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适应环境D:生态系统为什么会退化答案:A12.下列情形中,经营者无须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某二手家电市场在人口处标明“售出商品,概不负责”,于某从该市场购买的彩电有质量问题,要求退货未获应允B:某小卖部低价处理临近保质期的牛奶,王某购买后当天饮用就出现了腹泻情况C:张某在饭店就餐时中途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后发现放在餐桌上的手机不见了D:某网店以低价出售某高档护肤品牌的试用装,小丽购买后发现是假货答案:C13.甲公司铺设管道,在路中挖一深坑,设置了路障和警示标志。乙驾车撞倒全部标志,致丙骑摩托车路经该地时避让不及时而驶向人行道,造成丁轻伤。应由谁承担对丁的损失的赔偿责任?()A:乙B:甲公司C:无须赔偿D:丙答案:A14.《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A:义务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授权性规则答案:D15.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A: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B: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C:不可能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