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XX县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XX县区境域,汉朝地属南海郡,隋、唐隶桂州临贺郡、岭南道桂州,宋、元属广南路、广南西路贺州、昭州地,明、清属贺州、平乐府。民国时期,设XX县区,隶XX省桂林道。建国后仍称XX县区,属XX省平乐专区。1953年4月,经政务院批准,撤销富川、钟山2个县,合并置富钟县,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1961年7月,富川与钟山分治。1962年3月,国务院决定,恢复设置XX县区,属梧州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3月,属贺州地区行政公署。钟山位于广西东北部,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条件方便,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出现最晚的文明,是人类解决基本温饱之后才加以重视和追求的一种文明。在我国,自从把防治污染、治理环境提上议事日程那一天起,也就等于是在实际上开始了重视生态文明的历程。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XX县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XX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6℃,年降雨量1550毫米。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温凉合度,寒暑适宜。桂江一级支流思勤江、珊瑚河和西江一级支流富江贯穿境内。XX县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和林业大县,是广西商品粮基地、春烤烟基地、锡钨主产地和最大的大理石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秸秆氨化养牛基地,名优特产种类繁多。农产品主要有大米、春烤烟、大肉梅、沙田柚、红瓜子、香米、黄牛等;全县森林覆盖率52.4%,水能蕴藏量5.6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1万千瓦;县内矿产已探明有大理石、花岗岩、锡、钨、煤等20多种,尤其是钟山锡锭和“钟山白”(广西白)大理石,更是以易于开采,质量上乘而斐声海内外。二、XX县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县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我县的环保事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1.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我县生态环境优良,无需再重视、再加强,顺其自然发展就可以了。部分工业企业和矿山的废渣﹑废水﹑废气未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对开采矿山后的植被恢复依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少数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重发展、轻环保,致使建设项目违法建设还有发生,特别是思勤江两岸的石材加工企业不经过选址,“先上车,后补票”尤为突出。农村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2.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污染治理未能跟上建设脚步。随着县城a类工业园区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多,污染减排工作形势严竣;现有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相对落后,主要污染物cod、so2及重金属超标排放仍时有发生,造成环境污染事故隐患。部分生活污水没有得到集中处理而直接外排,致使河流水质恶化;部分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垃圾渗滤液,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耕地以及大气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县城汽车尾气﹑交通粉尘﹑环境噪声和第三产业污染扰民等问题较为突出,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县城环境基础建设设施相对落后,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装置不完善、排洪沟导洪不利及XX县区绿化带较少等。3.农村污染问题突出,环境改善有待进一步重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普及率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处置,随意丢弃的现象比较严重。4.资金投入不足,环保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尤其是乡镇之间资金投入不平衡,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城市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缺乏载体支撑,促使生态文化形象化、具体化的平台和宣传手段比较薄弱。5.环保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环境监察涉及面广,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环境监测能力和监测手段严重滞后,现有人员数量和素质、监测手段和执法条件等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需要。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作出详细论述,已经给出答案,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