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会学系2007年度学生工作计划根据学校2007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学工部2007年度工作安排及我系学生工作实际,特制定社会学系2007年度学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本年度,我系学生工作将秉乘学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继续坚持"重基础理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重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调研能力;重科研立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生工作理念,紧扣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分层教育、分类指导为原则,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内化和外化为内容,在努力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同时,不断创新自身工作特色。二、工作内容1.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1)新生工作:针对年前我系新生转专业人数比例偏大、对新生的专业思想产生重大冲击的实际情况,组织老师、高年级优秀学生、邀请留汉的优秀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共同做好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稳定新生的情绪;着手2007级新生教育、新生军训准备工作;(2)就业工作:A.教育毕业生以学业为重,树立"能毕业才能就业"的理念,及时对自己的学业进行疏理,查缺补漏,争取按时毕业;B.引导毕业生主动了解社会,认清2007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最后再创业"的理念,合理定位自己的就业期望值;C.引导毕业生了解并把握自己的气质类型、人格物征、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D.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农村去;E.积极与就业办保持联系的同时,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与各人才市场需求的中间桥梁;F.动员本单位的教职员工全方位参与学生的就业工作,动用教职员工的社会资源,为本系毕业生开辟就业渠道;G.做好本系历届优秀毕业生的回访工作,发挥他们的品牌效应,动员他们参与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H.着手2004级学生的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工作。(3)贫困生工作:A.依据校贫困生工作条例,制定并出台本系贫困生评定条例;B.做好本系贫困生的信息跟踪工作,并依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对贫困生进行调整;C.做好贫困生心理扶贫工作,引导贫困生自信、自爱、自强、自立;D.继续做好贫困生信息库更新、调整工作。(4)女生工作:A.加强"四自"教育,引导女生自信、自爱、自强、自立;B.加强宿舍管理,争取杜绝女生外出租房现象发生;C.引导女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在了解社会、把握自己的基础上,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D.开展富有自己特色的女生教育活动(女性问题讲座、请本系毕业的优秀女生回校座谈、适合女生参与的趣味活动等)。(5)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学生干部的教育工作:A.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训、培养和考察工作;B.抓好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C.以培养学生干部的合作共事、组织管理、综合协调能力为目标,抓好学生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使用工作。2.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形势政策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党委宣传部下发的各种文件,同时邀请社会学界的专家学者来我系进行讲座,引导学生以社会学专业视野正确认识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科学看待当前国内的一些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争取系里的支持,一方面开设一间学生接待室,另一方面动员老师们参与学生工作,积极倾听和反映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共同探讨对策,切实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3)学生的诚信教育:一方面教育和引导学生自学遵守、共同维护学校的完费注册制,自学遵守学校的考风考纪;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守信,自觉按时还贷。(4)安全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防火防盗防骗防抢,切实预防并争取杜绝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3.招生工作(1)认真准备专业招生简章的修订工作,提高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对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进一步扩大专业影响面;(2)认真做好校园开放日的前期工作,精心组织一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日活动;(3)积极配合支持学工部的年度招生宣传工作,组织动员单位老师参与片区的招生宣传工作。4.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并完善本系学生工作信息库(1)修订、完善组织发展程序;(2)修订、完善保送硕士研究生条例;(3)修订、完善社会学系年度评优评选先条例;(4)修订、完善"双推优"(优秀团员进党校、优秀党校学员入党)条例;(5)修订、完善贫困生评定及支助条例,配合学工部支助中心,做好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6)完善本系学生信息库的建库工作。5.保持并继续发扬系学生工作特色,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研立项(1)做好学校一年一度的学生科研立项申报工作;(2)做好一年一度的校大学生"挑战杯"科研立项申报工作;(3)动员本系老师参与高年级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