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第三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第一节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的变化二、儿童感觉的发展2、颜色视觉(3)视觉缺陷正常人眼中的色觉和色盲患者眼中的色觉(二)儿童听觉的发展知觉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整体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恒常性(二)儿童知觉的发展2、方位知觉的发展朱智贤通过实验研究了儿童的左右概念的发展,提出了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7岁):能比较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第二阶段(7-9岁):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陈敦淳提出:已有75%的8-9岁的儿童能灵活、准确地掌握左右概念。而6-7岁是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的飞跃期。3、时间知觉的发展(二)时间知觉的发展1.时间估计能力5-6岁儿童﹤7岁儿童﹤8岁儿童(不会利用时间标尺)(“吃饭时”、“一天”)(基本主动使用时间标尺)2.时间单位认识一小时日周月纪元、世纪最易掌握最难掌握4、运动知觉的发展第二节儿童注意与观察的发展(一).儿童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1、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下面请大家看下面的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93岁以前儿童的注意基本是无意注意。3岁之后儿童开始接受学前教育,有意注意就逐步出现了。进入小学之后,儿童才开始能够独立地组织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注意还常会带有情绪色彩。(二).注意的特征(品质)1、注意的广度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MICROPHONE2、注意的稳定性2).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概念的难以程度;(形象直观与抽象的概念定理)活动形式的丰富多样;学习内容的新颖程度;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3)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4)儿童注意的转移的特点:幼儿的注意转移能力差,年龄越小,注意转移越慢。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转移的能力还不强,他们还不善于把注意从一种学习活动转移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小学中、高年级以后,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逐渐地发展起来。小学生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主要取决于对先后两种注意对象的兴趣。4、儿童注意的培养观察有几个人?如果你能发现6个人,说明你的观察力是一般的人。如果你能发现7个人,说明你的观察力超过一般的人。如果你能发现8个人,说明你的观察力非常强。祝贺你!如果你能发现9个人,说明你具有超群的观察能力,富有创造性,值得庆祝二、儿童观察的发展3、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是有利于儿童观察力的培养的;其次,要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举例:拼图游戏和绘画)同时,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时,既要同中求异,也要异中求同。恰当的语言提醒是不能缺少的。考考你的观察力!上图中A.B.C.D.E中哪个与左边的图形一致?分享第三节儿童记忆的发展3什么是遗忘?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时间上先快后慢,在数量上先多后少,然后渐趋平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什么产生遗忘?记忆痕迹消退说:因为记忆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流失消退了,记忆的痕迹如果长期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最后就会消失。干扰说:因为记忆的痕迹相互干扰造成的。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影响。压抑说:因为情绪或压制作用造成的,一旦压制作用被解除,记忆又会恢复。(二)记忆表象表象:头脑中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出现的形象。记忆表象: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而在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二)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2.概括性(三)、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划分:形象、情绪、运动、语词逻辑记忆根据主要保持时间和容量大小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方法划分: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根据记忆有无特定的目的和专门的方法划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登记(SM):不到1秒短时记忆(STM):20-30秒长时记忆(LTM):可毕生不忘二、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比较(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效果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低年级主要采用机械识记,中高年级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