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北京市东城区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真题(真题汇编)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如何?()A:经甲同意后恢复B:不得自行恢复C:经乙同意后恢复D:自行恢复答案:B2.李某租用张某的库房一年,并与之签订合同,但从合同规定的交付租金日起,李某就拒付张某租金,若张某对其起诉,诉讼时效期间为()。A:6个月B:3年C:1年D:2年答案:C3.对“度”的理解,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啤酒的度数指所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浓度B:眼镜片的度数为镜片屈光度的100倍C:煤气表上,1度煤气指在标准压强下的1立方米煤气D:电表上,1度等于1千瓦小时答案:A4.因果性联系所揭示的是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结果对于原因来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A:结果较之原因更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B:先后相继的事物同彼此制约的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C:事物与事物,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D:事物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答案:C5.2011年3月,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福岛核电站受地震影响导致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危害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专家指出,在辐射剂量较低时,人体本身对辐射损伤能够自我修复,但如果剂量过高,超出了人体内各器官的修复能力,就会引起全身病变。专家的观点体现了: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B: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肯定与否定的统一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统一答案:B6.商场里出售的散装大米是()。A:主物B:孳息C:限制流通物D:种类物答案:D7.下列网络技术中,不属于数据安全技术的是:A:数字媒体技术B:数字水印技术C:数字签名技术D:网络防火墙答案:A8.下列关于财产继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B: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C: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D: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不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答案:D9.下列不能作为质权标的的是()。A:专利权B:土地使用权C:提单D:股票答案:B10.甲依照习俗给付乙10万元彩礼,后双方感情破裂,甲请求返还彩礼的主张,不能得到支持的情况是()。A:甲与乙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未共同生活,现双方已离婚B:甲与乙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C:甲给付彩礼后生活陷入严重困境,现双方已离婚D:甲的母亲患有重病需要医治,但乙不同意支付医药费答案:D11.按照我国民法,下面关于相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属于地役权B:从属于不动产C:相邻关系是一种独立权利D:从属于动产答案:B12.()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A:1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B: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C: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答案:A13.甲委托乙购买某型号山地车一辆,乙到商场后发现山地车脱销,担心甲急需使用,遂为之购买普通自行车一辆,甲拒收,乙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甲不得拒绝受领,因为乙有代理权B:甲拒绝受领的行为合法,乙的行为属于越权代理C:甲、乙之间无书面委托书,委托关系不成立D:乙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答案:B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是()。A:不可抗力B:权利人提出请求C:义务人同意履行D:权利人提起诉讼答案:A15.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C: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答案:A16.李某8岁的儿子小勇平时非常调皮,经常用石头砸坏别人的东西,攀摘花草树木等。一日,当小勇在家门口玩耍时,遇见刘某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王某见状说:“你敢不敢把那个镜子砸碎,敢的话就算你厉害。”小勇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6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另一日,小勇在学校上自习课时与同学小雷发生争执,并将小雷的手臂打伤,小雷治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A:李某承担B:李某和东西的主人共同承担C:东西的主人承担D:小勇承担答案:A17.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