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教案-三国历史教案-三国三国鼎立                                                      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等重要知识,了解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诸葛亮治理蜀,吴国开发江南,卫温去台湾等知识。2、 能力培养:(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历史任务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看图,识图及分析能力3、态度、价值观通过刘备“三顾茅庐”和曹操“唯才是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教学,通过对诸葛亮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等学习,对学生进行以诚待人的人道主义教育和尊重少数民族,民族平等的教育。二、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教学难点“对曹操的评价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法四、教学过程(www.fwsir.com)导入新课:教师复习提问: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东汉王朝迅速瓦解) 教师: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腐朽的东汉王朝趋于瓦解而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官吏乘机扩大自己的军队,甚至公开举兵反汉,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式图》(学生:看图了解军阀割据情况,回忆以知的三国知识,并找到袁绍、曹操控制的地区) 教师:从此,我国历史自秦以来400多年的统一局面结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二阶段,共约370年的历史。各个军事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人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以前,经过东汉初年的“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曹操在他的《蒿里行》一诗中,描写当时的凄凉景象时写道:(展示图片)“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而且,生产力也急剧下降。河南的士兵根本吃不到粮食,只能吃桑椹。军队尚且如此,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希望有什么局面呢?(学生解释《蒿里行》,从中体验,总结当时的社会情况。学生回答:安定、统一。) 教师:对,人民,特别是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人民,强烈盼望有安定的生活,能安全地生产,强烈希望统一,不要分裂割据和混战。同学们想想,统一北方的任务是由谁来完成的(学生:曹操) 教师:在北方众多军事集团当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曹操和袁绍。从实力上讲袁绍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曹操,但是曹操却最终打败了袁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那么他是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呢?(学生看教材,分析归纳从三个方面来回答1、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2、     在用人上,招贤纳士;3、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教师提问: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谁实行过?意义在哪里?(学生回忆:管仲建议实行过分析: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认识到,把汉献帝挟持在自己手中,就可以打他的旗号号令天下,于是,他采纳了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策略性意见。) 教师:1、196年,汉献帝从长安西凉军阀手中逃回洛阳,曹操借机发兵洛阳,把汉献帝控制起来,并把他和文武大臣一同劫持到自己的根据地,以许(即后来的许昌)为都城。从此,曹操总揽朝政大权,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2、在用人上,招贤纳士:东汉时期选拔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是看封建道德。曹操则勇于冲破“门第”和“世贤”的框框,他甚至三次发布“求贤”令,公开提出不论门第高低,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的都可以做官。有治国之术的是文臣,有用兵之术的是武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大量人才得以重用。3、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利用这些荒地,召募流亡农民,垦荒屯田。屯田农民按军事组织编制起来,几十人一屯,由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