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教师提问的现存问题在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考试的影响,外语教学的目标注重语言形式,忽视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课堂提问大都是采用展示式问题,围绕着所讲授的语法项目、词汇、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语言知识,这些问题对巩固知识和检查学生有一定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经常“明知故问”地问这一类他自己已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对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着某些不良影响,这类教师提问主要表现为:1.问题太难或太易,或不具有挑战性,学生容易消极。或教师提问时语言平淡,缺乏启发性。2.等待的时间太短,学生难以做出恰当的答复,难以给学生以成功感,不利于动机的激发。3.问题本身太长、结构复杂,会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增加理解的困难。4.如果只提问主动的学生,课堂则有可能被几个活跃的学生所垄断,其他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5.节奏过快,单向交流,如教师听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就立即转向下一个问题,那么挑战性再强的问题都无太大的意义。6.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方式不当,会打击学生参与问答活动的积极性。如,对于特别简单的问题回答的称赞,会给学生以错误的感觉,认为教师低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不够信任;而对错误的过多责备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会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7.提问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只重结论,忽略反馈与思维过程。二、我们一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分析教师提问以发现问题和不足:1.把握提问时机,师生及时互动①导入新课时提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前巧妙设疑,以独到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②过渡时提问。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教学中尽量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涉及各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上,而必须利用现有知识,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2.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只有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将学生的大脑开启,使学生的思维“发动起来”,去思考、去揣摩。教师要等地给予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偏爱的学生。这些被偏爱的学生往往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提问时常常只围绕这几个优等生,或是坐在前部和中部的学生,而忽视所谓的“差生”,和坐在中后部与两边的学生这种问题分配方式限制了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加速了学生的两极分化。3.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要有承认学生是学习主体,采取鼓励、启发的手段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疑惑或观点提出来。教师要教给学生梳理问题的方法,组织提问语言的方法,提问的策略。4.语体特征授课教师课堂提问的语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时间上讲,教师降低讲话速度或延长停顿时间。②.从语音上讲,教师刻意突出某个或某些词的发音,减少吞音、连读等。教师的发音非常清晰,甚至有些夸。③.从词汇上讲,在学生听不懂的情况下,教师常换用一些基本词汇或高频词。④.从句法上讲,教师提问的句式较简单,以简单句和并列句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复合句。提问中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师多次使用选择疑问句,这样就使问题难度大大降低.。总之课堂“提问”教学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思考,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加有效的课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