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实习报告大学实习报告15篇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学实习报告1桩基检测工作调研报告桩基作为目前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的深基础形式,是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桩基质量检测技术,特别是桩基动力试验,涉及到岩土力学、振动学、桩基施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知识,它既不同于常规的建筑材料试验,又不同于普通的建筑结构测试。因此,不断提高桩基检测的质量水平,不断强化对桩基检测队伍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桩基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省的桩基检测的工作,总体情况良好,但由于各检测单位、各地区的情况存在差异,因而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检测单位的硬件设备参差不齐有少数单位的办公场所较拥剂破旧,无专门的档案存放地点。在技术装备上,有的单位静载试验的装备能力已达3000多吨,低应变和高应变均采用进口先进设备;而有些较差的单位,甚至连计量器都不能进行定期标定。2.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较为混乱一些单位缺乏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内部没有建立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即使有了相关的制度,但缺乏制约力度,也是形同虚设。岗位管理上存在着持证人员变动大,岗位人员不到位,有无证人员在场开展检测工作等问题。档案管理上,一些单位没有档案存放设施、地点和管理人员;资料杂乱、混装,没有按照“一个工程一份档案”的要求装订成册。3.检测的市场行为不规范由于检测市场不规范、片面压价,一些单位在检测工程中,现场数据采集不认真,数据资料处理草率,甚至冒用检测人员或技术负责人签名;有个别单位还出现出卖资质或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个人联营,或将盖好章的空白检测报告交给无资质方使用的现象;一些地区搞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经营,阻止外地检测队伍的进入,妨碍了技术进步和检测质量。4.检测成果不够精确(1)应反映或引用的资料不全,数据不准,结论简单或结论含糊。(2)静载试验的内容与执行的规范不符,原始记录潦草且涂改严重,观测时间不充分,基准梁安置不标准,长度不够,q-s曲线、s-lgt曲线采用手工绘制,误差大,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基本值判断不准。(3)低应变检测采集的曲线一致性差、有的注意锤重、落距的选择,锤击力不够,分析时选用的参数不合理或过于简单、不全。(4)一些单位没有编制相关的检测方案或检测方案过于简单、不能对整个检测过程起到指导作用。概述了桩基工程的检测内容以及针对不同的检测目的所应采用的检测方法,同时对桩基检测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意见,可供参考。二、桩基础检测(一)桩基检测基本方法:静载试验法(破损试验)、动测法(无破损试验)。1、静载试验法(承载力检测)(1)试验目的:采用接近于桩的实际工作条件,通过静载加压,确定单桩的极限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2)试验方法:根据模拟实际荷载情况,通过静载加压,得出一系列关系曲线,综合评定确定其容许承载力的一种试验方法。(静力参数)(3)试验要求:1)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2)成桩后时间要求达到规定。预制桩:砂类土t≥10d,粉土和黏性土t≥15d,淤泥或淤泥质土t≥25d。灌注桩:砂类土t≥10d,黏性土t≥20d,淤泥或淤泥质土t≥30d。2、动测法(完整性检测):检测桩基承载力及桩身质量的一项新技术,作为静载试验的补充,检测快速,费用低。(1)承载力试验方法(借助电子技术,量测设备采集振动参数):动力参数法、锤击贯入法、水电效应法、共振法、机械阻抗法、波动方程法等(2)桩身质量(桩长、桩径、完整性等)检验方法:应力波反射法,又称低应变法(二)桩基验收1、桩位放样允许偏差:群桩20mm,单排桩10mm。2、桩位验收(1)桩顶与场地标高相同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2)桩顶比场地标高低时,在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3、桩位偏差(1)打入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3-9规定。(2)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3-10的规定。三、桩基工程施工方案实例1、工程概况:桩的类型、根数、直径、工程量和技术指标要求,使用机械设备的类型、数量及其安排。测量:计算:复核: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2、桩基施工工艺:根据桩的类型、特点、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编制,如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工艺如下:(1)清除障碍,清除地下大块角石。(2)桩位控制,坐标法控制桩位和轴线。(3)埋设护壁,垂直稳固。(4)钻机安装定位,保证桩机垂直度。(5)钻进成孔。1)钻头,导向良好。2)钻进技术参数,适当合理。3)护壁泥浆,原土造浆或人工造浆。4)终孔及持力层的确定。(6)一次清孔:终孔时,使用较好泥浆,减小孔内泥浆比重和尘渣厚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