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0课CDCCABBADC11、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北拒匈奴筑长城,难统越族开灵渠12、(1)秦始皇;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统一文字、货币;有利于文化、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第11课ACCBBDACD10、(1)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2)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3)因果关系;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4)错误;遇雨误期只是直接原因,暴政才是人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第12课AAACCDAD9、(1)正方一辩:我认为汉武帝功劳大,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上的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局面。反方一辩:我认为秦始皇功劳大,他统一六国,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统一的封建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2)正方二辩: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盐铁官营、统一铸币,实现经济大一统。反方二辩: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割据局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开凿灵渠等。(任选两项)(3)攻辩:秦始皇是暴君,内容两项即可第13课BDADCCB8、(1)秦半两、汉五铢。促进经济发展交流,巩固了统一政权。(2)耧车,加快播种速度;水排,东汉杜诗,冶铁工具。(3)二牛抬杠9、(1)政治:推恩令;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盐铁官营、统一铸币;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政府收入(2)使西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3)治理黄河;(4)是一位雄才大略,有作为的君主。学习他积极改革,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第14课DBCCCBDC9、(1)昭君出塞;(2)呼韩邪单于、王昭君;(3)前一世纪中期,汉元帝;(4)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5)王昭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远离亲人故土,换来了汉匈的友好相处,这种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10、(1)原因: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是反击匈奴胜利的根本原因;反击匈奴的战争顺应了人民渴望边境安宁的愿望,得到人民的积极支援;卫青、霍去病等将士英勇;(2)作用:反击匈奴的战争,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具有积极意义。消除了匈奴的威胁,使北方呈现和平景象,也使匈奴人民带来了安宁和平第15课CDBCAABCC10、(1)汉武帝时,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西汉;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作用:是沟通中西交流的重要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3)参观遗址、考察文物、阅读古籍等。第16课DCABCCD8、(1)纸,优点:轻便、经济。(2)符合与纸的发明相关即可;(3)博物馆、大学研究所、互联网等途径,搜集相关文字、图片、影片、文物资料等。9、(1)地动仪。东汉,张衡。能测定地震方向;(2)刻苦研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3)努力研究地质运动规律,及时做好地震预报工作,以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的损失。第17课BDBAACDDBA10、(1)佛教、道教,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本土宗教;(2)佛教西汉末年传入,道教东汉创立;(3)宗教有利于麻痹人民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所以受到他们的扶植与提倡;(4)不一样;封建迷信和邪教的某些做法残害人民的身体,而宗教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但身为青少年,应该从小崇尚科学。第18课ADCBCBA8、(1)赤壁之战;曹操和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2)如下表:国家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曹丕洛阳蜀221刘备成都吴222孙权建业(3)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三国鼎立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这是一种进步;经济上,军阀混战使生产破坏严重,三国鼎立形成后,三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和社会的进步!第19课CCCDDBB东汉末年。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任意三个)。北方战乱,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方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落后。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落后于北方(任意2点即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影响: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快经济的良性发展;提高减灾、防灾能力;吸取经验,加快抗灾能力的建设;不悲观,众志成城,度过难关(符合题意即可)。第20课ACDDDDBBBDD12.(1)北魏孝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