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适应消费升级新需求,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印发省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依托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以打造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为主线,发挥绿色、有机、富硒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坚持政府搭台、市场主导,加快链条延伸、工艺攻关、品牌培育、市场开拓,传承弘扬客家餐饮文化,抢占预制菜产业新赛道,推动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形成“一区一圈”,即县为核心、区,瑞金、、、石城等县(市)为核心、圈,辐射全市其它县(市、区)的预制菜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南方预制菜产业名城、世界客家菜预制加工基地。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预制菜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业链企业数量达1家以上;预制菜加工规模以上企业50家以上,年营收超亿元企业10家以上、超5亿企业2家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预制菜产业体系基本完善,产业链企业数量达2家;预制菜加工规模以上企业1家以上,预制菜加工年营收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超10亿企业3家以上,上市企业1家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3亿元。二、重点任务(一)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壮大龙头企业。引导现有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畜禽屠宰和餐饮等企业发挥原料、技术、人才、设备、渠道等优势,积极延伸发展预制菜加工新业态,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分档建立预制菜企业培育库,加强预制菜小微企业培育扶持,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发展格局。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动态赛马机制,组织开展预制菜龙头企业评选,推动企业提升品质、品牌。强化招商引资。围绕预制菜综合加工、电商平台、市场营销等关键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到预制菜产业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核心区及核心圈的县(市)每年至少引进1个投资额50万元以上的预制菜项目。组建产业联盟。引导全市预制菜经营主体、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强化行业自律,推进统一标准、制定章程、完善管理;分析交流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引导预制菜企业协同创新、抱团合作;降低联盟企业建设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渠道,促进预制菜行业良性持续发展。力争2023年底前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二)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坚持安全、绿色、优质目标导向,加快建设一批粮食、果蔬、畜禽、水产等种养标准化基地,引导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扩大预制菜优质食材供应,鼓励预制菜企业自建或合作建设食材原料基地。将地理标志农产品、正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导入预制菜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建设原辅料配送中心。力争到2025年,全市培育形成亿元以上预制菜原料基地、直供基地10家以上。开发客家特色菜品。立足客家地域特色和传统,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以市场欢迎度为核心,兼顾物流运输便利性,研发盆菜、卤制、调理、米面等客家系列产品,形成预制菜菜品集聚效应。即热型预制菜重点发展客家特色菜品,即烹型预制菜重点发展辣椒、萝卜、芦笋、韭菜、丝瓜等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的生态菜品,即食型预制菜重点发展禽肉即食制品等为主的风味菜品,复合型预制菜重点发展客家预制菜套餐等。力争到2023年底,全市预制菜品类达50个以上;到2025年底,全市预制菜品类达2个以上,基本形成客家特色菜系列。加强全产业链监管。将预制菜原料生产主体纳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依托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推行“区块链溯源+合格证”合二为一开证模式,推动形成基地出具合格证上市,市场进货查验管理机制。完善预制菜追溯体系,强化检验检测,依托市综合检验检测院建设预制菜检验检测实验室,推进预制菜追溯信息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逐步建立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力争到2023年底,预制菜原料生产主体全部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到2025年底,预制菜基本实现全过程监管。(三)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构建研发平台。开展预制菜产业平台建设,依托科学院、市富硒农业与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市综合检验检测院、烹饪餐饮等相关行业协会等,积极引进院校和国内预制菜头部企业在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功能性、便利性、保健性预制菜品研发和保鲜、锁鲜、固色、耐氧化、灭菌、封装、贮运等技术工艺研究,建立原料和菜谱数据库,提升预制菜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标准体系。积极研究对接国内先行地区预制菜标准体系,依托预制菜产业联盟制定“客家预制菜”团体标准,引导企业主导或参与预制菜标准的制定,逐步建立预制菜原料、加工、产品、冷链运输、包装、食品安全、营养等标准体系,提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