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政府产业升级计划方案为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集群,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全省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闽政办〔2014〕17号)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突出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全面促进产业升级,努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就业力强的新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全力打造福建新增长极。二、工作目标(一)“龙头”培育:培育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30家,其中:产值超50亿元企业3家,力争进入“中国500强企业”1-2家。拥有一批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二)“三维”对接:新对接“三维”产业项目总投资450亿元,往年对接和新对接项目今年共完成投资310亿元。其中:央企(国企)对接产业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共完成投资100亿元;民企对接产业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共完成投资200亿元;外企对接产业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共完成投资10亿元。全年“三维”新对接产业项目开工率达50%以上。(三)技术改造。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50亿元以上;组织实施市级技术改造重点项目100项以上,争取列入省级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50项以上,其中建成投产25项以上。(四)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新建创新型(试点)企业15家,新增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20家。组织实施3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70亿元。(五)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知识性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2014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46亿元,增长8.5%。(六)海洋经济。海洋新兴产业实现重大突破,现代海洋服务业加速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4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力争超过1200亿元,增速30%以上。三、重点任务(一)“龙头”培育。坚持“引进龙头扩大增量,培育龙头带动存量”,全力打造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电机电器三大产业集群。冶金新材料产业以鼎信、联德为龙头,推进鼎信镍业二、三期200万吨不锈钢、联德一期100万吨不锈钢等项目建设,打造千万吨级不锈钢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以大唐国际、中广核、新能源科技、中聚天冠等一批央企、民企、外企为龙头,抓好核电一期建设、推进核电二期前期工作,实施一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电项目,促进锂电池产业向汽车、船舶等机械装备行业延伸,打造海西清洁能源基地。电机电器产业以安波、银嘉、泰格、巨龙等为龙头,重点发展高端电机电器产品,支持有条件的按摩保健器材企业向医疗器械转型,促进闽东电机电器产业转型升级。(二)“三维”对接。跟踪113家央企、大型国企、500强民企、500强跨国企业以及台湾百大企业等投资意向,加大“引智”、“引技”力度,积极捕捉市场项目信息,策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对接项目,推进我市企业与央企、高校及科研院所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对接工作,共同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促进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三)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重点推进东侨狮虎能源数码变频发电机、福安长兴船舶等一批产业实施项目。推进安波、广生堂等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支持企业应用自主创新和发明专利对现有工艺流程进行改造提升,重点推进福鼎鼎坤高光效led照明、东侨亚南新能源发电设备产业化等项目建设,提高产业基础制造和协作配套能力。(四)创新驱动。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大力开发高品质不锈钢材料、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等产品;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核电、风电、生物燃料和新型动力电池,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加快发展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重点开发国家一、二类新药、中成药、生物保健等产品,加快“海西药城”建设,提升制药业整体水平;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电机及系统的绿色节能,重点发展高端技术密集型的微特电机、大功率高效节能电机、稀土永磁电机、高压电机、特种电机等产品,提高高效电机在电机产品中比重。(五)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八个“一批”工程(即: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一批物流园区、一批物流配送中心、一批物流服务平台、一批重点物流企业、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项目、一批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项目、一批物流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及现代物流业,至2014年底列入八个“一批”工程及省、市重点的现代物流业项目80%以上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扶持